内蒙古自治区连续7年在全国经济增速第一,人均水平已经进入全国前8位。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中国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古,内蒙古增速最快的是鄂尔多斯。今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将超过香港。这真是件扬眉吐气的事。作为老少边穷地区跑出来的黑马,我们迫切要考虑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
争第一固然不易,保第一似乎更难。各级党政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自然是取得喜人成就的重要原因,但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等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起点比较低、GDP等有关指标基数比较小,也在客观上提供了较大的冲刺和提升空间。在经济发展跑道上,原来的一些优势可能削弱、消失,甚至变为劣势,所以因时、因地、因势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与利用,有序开发和优化产业链,扬优抑劣、化短为长等,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必修课。有首古诗:“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慢腾腾地暖烘烘。”在科学发展中,有时候“满炉煨骨”的“钝力”更为可贵。
随着七连冠和很可能出现的八连冠,经济总量递增基数连续加大,同样的百分点,今天与7年前有着天壤之别。比如鄂尔多斯,仅9年时间,经济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9年前增长一倍要付出的努力,与现在增长一倍要付出的努力,不可同日而语。当然,难度与成就是成正比例的,捕获一条蛟龙与捕获一条鱼,付出、所得和感受都是两码事。(徐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