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扫描 正文
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疆局 请勿错会中国善意
内蒙古新闻网  10-01-26 10:2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了僵局。美国主张再用制裁的办法逼迫伊朗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交换浓缩铀的建议。1月16日,美、中、俄、英、法、德六国代表在纽约举行会议讨论制裁伊朗的提议,结果无果而终。据悉,六国中,美、英、法、德主张立即制裁伊朗,中、俄持保留态度,主张继续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纽约会议前后,西方媒体高度关注中国的态度。它们指责中国对“新的一轮制裁持反对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并认为由于“中国在伊朗有很大的商业利益,尤其在能源方面。制裁将危及中国在伊朗的利益,因此中国不太情愿制裁伊朗。”《华尔街日报》甚至称,中国“不同意制裁伊朗”是出于对伊朗现政权的同情。

  中国对进一步制裁伊朗究竟持什么立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大使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他说,“现在不是制裁的时候,因为外交努力仍在进行之中。关于就伊朗核问题进行外交谈判尚需时间和耐心。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佳的选择,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因为制裁不是目的。”

  众所周知,联合国安理会已经通过了3项对伊朗的制裁决议,中国都投了赞成票。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已看到,制裁并未能改变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决定,相反伊朗对抗的态度更加强烈。事实证明,制裁并非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理想途径,步步紧逼反而会将已经十分复杂和紧张的中东局势引向更危险的境地。这是中国所不愿看到的。中国是对中东和世界和平负责,而不是对某些大国的利益负责。

  伊朗核问题的核心是美伊之间的敌对。美伊和解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绝不构成障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与伊朗无条件进行接触是明智的政策,进一步制裁伊朗与奥巴马总统这一政策是相悖的,并不利于美伊之间的和解。

  中国在伊朗确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外交维护自己在海外的利益是正当的,中国从不回避这一点。但是,经济利益不是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目前立场的唯一动机。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就曾多次遭遇制裁,而且这种制裁至今尚未完全终止(例如西方对中国的武器禁售)。在历史上,制裁曾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付敌对国家的手段,冷战后成为美国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施压的法宝。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制裁本身及其效果普遍质疑。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制裁不被禁用,但需要慎用。不轻易动用制裁手段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对制裁伊朗采取如此审慎态度是否感到“孤立”?在六国中,中国也许是少数,但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中国为世界和平而仗义执言,不曾也不会孤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