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乌兰察布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内蒙古新闻网  10-02-25 16:1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乌兰察布新闻网  
 

  2010年2月25日市党校礼堂五彩缤纷,鲜花吐艳。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红旗耀眼,整个会场靓丽多姿,喜气洋洋。乌兰察布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全市各地的人民代表,肩负着全市270万各族人民的重托,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步入会场,他们将在这里共同描绘全市2010年的壮美蓝图,共商构建和谐乌兰察布的改革发展大计。 

   大会由执行主席吴永新主持。

图为执行主席吴永新主持大会

  大会执行主席吴永新、吴来贵、武泉、王继兴、曹二忠、陈建堂、孟甫勇、郭素萍、郭磊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图为市人大委员会主任吴来贵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政府、政协的领导,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人,曾担任市级实职的老同志,以及曾担任市级副厅级以上实职的市人大代表。

图为大会在雄壮浑厚的国歌声中开幕

  上午九点整,在雄壮浑厚的国歌声中,大会执行主席吴永新宣布:乌兰察布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大会现有代表338人,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321人,符合法定人数。      市长李万忠代表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2009工作。他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考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特大旱灾挑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除农牧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外,其他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07亿元,下降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实际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44元,实际增长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13%以内;节能减排预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

图为市长李万忠做政府工作报告

  李万忠在报告中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09的工作。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致力推进改革开放;四是接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加强社会建设。      对于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报告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起步的奠基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要会议以及市委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崛起、构建和谐乌兰察布”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思想,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精神文明、民族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要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图为代表们认真听取工作报告
  一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四是加强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承载力;五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八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九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民族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    

  李万忠最后说: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更大责任,人民群众寄予我们更多期待。我们坚信,无论形式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就一定能够克难制胜,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维实现科学发展观、经济崛起、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