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就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完成一份有意义的人生。”2月25日,在首府各族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王春梅作为三八红旗手标兵代表站在人民会堂的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台下几百名姐妹用掌声回应了她。
王春梅,内蒙古博隆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矿主。创业十几年,她已经从一个因为吃不饱而立志干一番大事业挣大钱养家的乡村小姑娘,变成了为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不断前行的女企业家。这一路伴她前行的,就是创业的梦想。
王春梅出生在陕西省一个偏僻乡村。她童年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贫穷。她说:“记得我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周日回家,发现母亲不在,就去地里找她,远远地看到瘦弱的母亲正在吃力地干活。走近一看,母亲满脸是汗,单薄的身影显得那么苍老,身上的衣服补丁摞着补丁。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妈妈,等我长大要挣很多钱,你就再也不会这样了。’”
1996年,王春梅从内蒙古工业大学经贸专业毕业。面对既向往又陌生的社会,她心中充满了彷徨。是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创业?心中的梦想向她发出召唤,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业。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
刚走出校园的王春梅在呼和浩特市除了老师和同学之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她四处奔走,东挪西凑筹集了1万元钱,先后做过纸张、小商品批发、化工建材等生意,虽然屡经挫折,但也积累了一些资本。1999年,她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经过几年打拼在呼和浩特市站住了脚。一天,王春梅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看着窗外发呆,对面正泰电器的那座5000平方米的小楼突然让她的心受到了刺激:“虽然我的公司在呼和浩特市小有名气,但和正泰比是那么的渺小。我要去更广阔的舞台追逐更精彩的人生梦想。”
经过慎重思考,王春梅把公司留给爱人打理,自己仅带了一部车从零开始,再次挑战自己。二次创业,王春梅看准了煤炭贸易,经过无数次的奔波,她终于拿到了一个工厂的大批订单,几经周折把这笔生意做成了,赚到了一笔可观的利润。2002年,王春梅抓住煤炭下游的销售环节,注册了一家煤炭贸易公司。
煤炭贸易公司正式开业的那天,从来不流泪的王春梅哭了,是因为奔波的辛酸、创业的挫折,也是为了再次挑战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一次的成功成为她事业飞跃的新起点。2002年,她顺利并购了陕西府谷一家最大的私有煤矿,紧接着又成功并购了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油房渠煤矿。由此她也成为内蒙古历史上第一位女矿主,在业界成为一个传奇人物。这时煤炭行业已逐步回暖。资本的顺利积累和对房地产业朦胧突起的把握,让她在2003年又步入了房地产行业。2003年,王春梅在乌海市注册成立了新锐房地产开发公司,几年来累计开发100多万平方米,正在新建的乌海新锐大厦即将成为乌海市的标志性建筑。
到2005年的时候,王春梅的公司已经发展到了6家企业。此时她明显感到人才储备不足。王春梅开始选送企业高管到清华、北大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自己也参加了北大的EMBA学习。这时,企业的现代管理架构开始逐步建立起来,成立了拥有12个子公司的博隆投资集团公司,业务涉及煤炭采运及销售、房地产开发、贸易、金融、出租车服务、资产管理等多个行业,公司分布在北京、陕西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地。现在,王春梅还是自治区十届政协委员、自治区十届青联委员,内蒙古青企协副会长,自治区儿基会副理事、团中央青企协常务理事、北京内蒙古商会副会长。她和她的企业积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捐建希望小学,援助自治区东部旱区,帮助自治区困难儿童,积极参与自治区民政项目建设……王春梅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回想起从1万元创业发展到现在拥有18亿元资产、年缴税金2.5亿元的集团公司,王春梅感慨万千:“我本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实践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梦想,一直照耀着我的创业之路,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生活,赋予我们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机会。我的内心常充溢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充实和快乐,体会着一种与时代共生长、与国家共命运的幸福感。我想对那些奔波在追梦路上的姐妹们说,不要害怕失败,不要放弃理想,梦想终有一天会照进现实!” (记者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