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针对农牧民在农牧业生产中农牧业科技应用到位率偏低,农牧业生产方式粗放,建设养畜发展步伐和良种化进程缓慢的情况,通辽市组织实施了新型农牧民培训“千万工程”。两年来,该项工程举办培训班培训农牧民10.5万人,127.3万人次,这一数字是2008年以前全市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四年的总和,印发资料80.1万册(份)。通过各类媒体播发新型农牧民培训讲座各85期,市县两级累计239期。
通过实施“千万工程”,引进了多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了农牧业科技进步。2009年全市推广名优特新农业新品种136个,高产高效新技术49项,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为农牧业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培育了一批农村牧区乡土人才。在“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全市各级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在每个嘎查村选择10名左右基本素质相对较高的农牧民,作为新型农牧民培训助理,协助科技人员开展工作。通过培养,这些人当中有大约2.3万人已经成为农牧业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的中坚力量,成了名副其实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二传手”。科技服务农牧业的有效方式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印制“全市农牧业科技专家包联嘎查村(场)便民联系卡”11万份,明确包联科技人员姓名、专业、职务职称等,每个嘎查村发放了45份。科技人员在进行办班培训的同时,为得到更好的讲课效果,组织农牧民同时对本嘎查村好的典型和做法进行现场参观学习。(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