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包头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展示
内蒙古新闻网  10-03-10 09:3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钢城飞花映长河

  乡低保标准居自治区首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石拐采煤沉陷区、棚户区和包钢尾矿坝周边居民6万多人陆续迁入新居……

  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增强是包头市学习实践活动的突出成果之一。2008年9月以来,包头市作为自治区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盟市之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坚持实践第一、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全市共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5386个,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1057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302件,群众的满意度达到98.55%。

  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作

  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如何更好地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市上下必须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于是,认真学习、扎实实践、深入调研,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在事关科学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共识。

在发展目标上,明确了全力建设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科学发展示范地区。在发展战略上,深化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内涵,强化“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理念。(下转第四版) <标题>=产业升级创佳绩———呼石化科学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李永桃通讯员●邢利平 <正文>=  1月27日至29日,北京塔里木石油酒店,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在这里隆重召开。经过两天半的讨论、审查,会议通过了工程初步设计,这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为项目按时推进做了重要铺垫。

  

  这是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油品质量升级专项技术改造项目、内蒙古“十一五”期间的重点能源项目、呼和浩特市“一号”重点工程项目。

  同样震撼人心的是呼石化2009年的“大跨越”:实现年加工原油136.09万吨,销售总收入58亿元,利润3.12亿元,上缴税费15.68亿元,开创15年来首次盈利。

  我国石化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呼石化紧抓这一契机,以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为引擎,产业升级科学发展再上一步。

  大项目拉动呼

  石化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第一座百万吨级炼油厂,十几年来,为石油工业和自治区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炼化产业形势的变化,呼石化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由于原油运距远、加工规模小(年加工能力只有150万吨),又长期为原内蒙古化肥厂让利销售渣油,公司被逼近关停并转的边缘。

企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呼石化人眼前一个棘手难题。2006年1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自治区政府达成实施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的共识。该项目规划总投资78亿元,2012年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左右,利税可达70亿元以上,将实现年产170万吨汽油、230万吨柴油、15万吨聚丙烯等石油石化产品。生产的油品全部达到国(欧)Ⅲ标准,部分达到国(欧)Ⅳ。污水排放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真正变为面向内蒙古、辐射山西和河北等地区的大型炼油基地,对我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提供更高层次的能源保障。坚守 <正文>=  (上接第一版)在发展指导思想上,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市的关系,坚持富民优先;正确处理城乡、区域发展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发展路径上,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由总量扩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由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向非资源型产业为主转变、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由低水平向高层次转变、实现由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经济发展转变。

  

  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新步伐着

  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头市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新起点,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步伐。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160亿元左右,增长17.5%左右;财政收入完成244.2亿元,增长19%。新建、续建241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1.3亿元,增长37%。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风电、光伏、稀土材料及应用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非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坚持地区经济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并重,连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仅2009年就投资60亿元,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20件48项。

  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石拐棚户区和包钢尾矿坝周边5村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促进就业再就业5项新政出台,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不断增强。

  创新机制建立科学发展新保障科

  学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政策制度作保障。

  包头市先后建立了《重大项目专家论证和民众听证制度》等政策措施,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措施》和城乡结对共建等政策措施,以完善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了《劳动者薪酬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的增资制度和保障机制》等制度,以完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民生。制定出台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等重点环节工作的意见》和《市委任用干部票决制试行办法》等14项制度,以完善的体制、机制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截至目前,包头市共废止制度1327项,修改制度2615项,建立制度3382项,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吕学先)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