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两会热点话题聚焦:代表委员谈节能减排
内蒙古新闻网  10-03-11 08:4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从“污水靠蒸发”回到“绿水人家绕”——代表委员谈农村环境整治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曾经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在一些农村地区却逐渐变成“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骇人景象。就如何加强农村环境整治,还农村一片绿水青山,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农村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说,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虽然一些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村组和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降低了个别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但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仍是当前农村环境的现实。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介绍,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孟伟代表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以奖促治”引导树立农村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是造成农村环境消化能力下降,环境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或直接投放到河道,严重影响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而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饮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这不仅与农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关,也与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工作“没人管”有关。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姜晓亭建议,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调动广大农民投身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以奖促治”是2008年7月国务院作出的决策,旨在引导促进地方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解决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两年来,国家共投入15亿元,扶持2000余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1300万人口从中受益。

  姜晓亭代表说,以四川省为例,国家两年共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以奖促治”,解决了一批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政策实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农村环保工作机制,农村环保的能力和机构建设得到了加强,逐步实现农村环保的事“有人管”。

  防止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近年来,随着绿色城市发展意识的增强,许多城市对落后生产力的淘汰力度不断加大。为了生存,不少被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开始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这些产业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上山下乡”,在对农村经济产生一定短期正面影响的同时,却对农村环境带来了长期的巨大负面影响,使得青山不再,绿水难流。

  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指出,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日益加剧,一些城郊接合部则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被占用和损毁的农田面积日益增多。

  他建议,要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逐步改变农村与城市环境保护不平衡的状况,从总体上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坚持做到预防和治理并重。同时要大力推广应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环保实用技术,逐步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

  一些代表委员还建议,要把农村污染减排纳入约束性指标中,以此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这些代表委员认为,目前我国的污染减排主要针对城市和主要工业企业,农村污染物控制并未纳入减排计划。但是,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涉及面广、排污总量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将会影响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十二五”期间,有必要将农村污染物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并作为考核内容,以此加快农村污染防治步伐,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新华社记者胡浩、吴晶晶、邹伟)

[责任编辑 刘敏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