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与法 正文
短信诈骗出新招 放长线钓大鱼
内蒙古新闻网  10-03-23 16:2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兰州晚报  
 

  近期以来,许多读者都反映,经常接到一些以老同学或老朋友为名义的交友短信,邀请加入飞信群,而记者也在被频频邀请之列。这些飞信的可信度有多高,记者在亲身体验之后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原来,不明身份者请求加入飞信只是一个放长线吊大鱼的手段而已。

  A “老同学”热情相邀

  这两天,在文化单位上班的小丽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我是同学,正在用中国移动飞信业务,想加你为好友。同意回‘是’,不同意不回复,拒收对方消息回‘拒绝’”的消息。赶巧的是,小丽的男友在深圳,为了方便和男友联系,她每天都登录飞信,是一名忠实用户。最近大学同学建了一个飞信群,正发布通知让同学逐一加入。接到这个消息后,小丽立刻决定加入该群。登录飞信后她发现了问题,短信中的飞信号和同学群中的号不一样,遂打电话联系同学后才知道是个骗局。

  无独有偶,私企员工小刘最近收到许多身份不明者的短信,最多的一天收到了七八条,最少也收到了3条。内容大都为加他为飞信好友!但有一点让小丽、小刘不明白的是,飞信只是一个通过电脑终端互相免费发送短信的渠道,这些人频频邀请他们加入是什么意图?

  B记者体验揭开真相

  而记者也从2009年底开始前后收到三十余条这样的短信,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决定亲身体验一下,探清对方真正的意图。2010年1月19日,记者加入了一个飞信号748017858的人,加入第二天,一自称是“漫步”的人就发来了短信,“你好呀,老同学,好多年不见你好吗?”记者回复后,他又追问记者在哪里上班、单位的效益如何等。然后很礼貌地说:“你忙吧,我有事了,改天咱们联系。”

  一周后,“漫步”的短信又来了“干嘛呢?今天忙不忙?不忙我请你吃个饭?”可当记者答应吃饭看看对方如何圆场时,“意外”发生了。到约好的时间后,对方突然发短信称,临时有事不能来,改天再请。之后的一个月,“漫步”一直和记者紧密联系,问候不断。其间,他似乎对记者的同学姓名、工作单位比较感兴趣,并不时询问,但记者均以各种理由回绝。

  3月18日,记者的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紧急信息:“老同学,我老婆开的美容店最近催交房租,我们还差2000多元,你能不能帮帮忙,我一周后就还给你。”记者表示同意后,他赶紧发过来一个账号,可记者拿着账号到银行一查,汇款目的地却在广州!原来,“漫步”热情的背后却怀着一个诈骗钱财的目的。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家住雁滩的孙先生收到这样一条飞信,因其名字“小于”与孙先生原来的大学同学名字相同,孙先生想都没想就把他加为好友。之后,孙先生跟“小于”多次联系,时不时还互相说说同学的情况,并且每逢节日都会相互发祝福短信。从此以后孙先生对“小于”的身份深信不疑。可是半个月后,也就是2月22日小于给孙先生发来了这样的短信:“我是小于,我开的汽车修理店最近周转不灵,能不能先借我3000块钱应应急啊?”孙先生一看老同学有急事相求,立马要了账号把钱打了过去。可没过多久(3月17日),小于借钱的短信又来了。不到一个月借两次钱,这使孙先生产生了怀疑。经多方打听他终于了解到老同学小于根本没开汽车修理店,压根没跟孙先生联系过。

  C短信诈骗升级

  针对这种现象,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后发现,与两年前“响一声”、发送账号等诈骗类短信相比,近期的短信诈骗又将矛头对准了飞信用户,或者借电视节目为名来窃取个人信息,以此实现更进一步诈骗。记者归纳后将此总结为三种类型。

  第一,以飞信形式诱骗加入。

  这种短信内容一般以同学之名,让收信人加入飞信群。但市民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种短信内容采取的是一种含糊的称谓,同学既无名也无姓,首先就会让人产生疑点。再者,收到这种短信后不防留个心眼。现在许多同学都在QQ里建有同学群,加入不明飞信群时完全可以在QQ群里发个消息询问一下是否有此事。

  第二,以朋友或同学为名诱骗收听声讯台。

  这种短信内容的迷惑性比较大,而收信人也容易被短信内容迷惑信以为真。这类短信是借同学或朋友之名,称有些话不好意思当面说,特意留言,如果想收听就回短信。再者就是称见到收信人是一种缘分,时间匆匆,留个声讯让收信人方便时听一下。这种短信都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第三,以中奖方式获取收信人更多信息。

  经常收看非常6+1的人都知道,中奖者之前都会发送短信给栏目组,被幸运选中后中奖者发送的信息会再次被确认。而此类诈骗短信采取密集式群发方式,市民凑巧发送过短信很容易被蒙骗。不幸中了圈套后,其实也不难辨别。诈骗人通常会要求中奖者将奖品税费、托运费等费用打入指定账户,正是这种做法露出了马脚。因为,正规中奖是无需付税费的!

  提醒

  多问多听谨慎对待

  移动经销商李先生告诉记者,手机短信诈骗具有隐蔽性、针对性和广泛性三个特点,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实施诈骗,都不难看出这些信息中存在疑点。信息内容含糊其辞、通讯号码与众不同,收信人稍加识别便能看出破绽。尤其是一些通过飞信实施诈骗的信息,诈骗人在获得收信人信息后,盗取账号和密码后利用同学资源进一步实施诈骗。不过,他也提醒广大市民,随着飞信使用率的提高,其自带功能也在逐步加强。密码登录异常后,系统会通过短信方式提醒马上更改,防止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责任编辑 刘敏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