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促进大学生“村官”顺利成长
白永平介绍说,近年来,准格尔旗已把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到了全旗干部培训规划,通过制订、实施年度培训计划、长远培训规划,初步建立起了大学生村干部岗位培训制度,依托准格尔旗党校、海子塔、羊市塔、五家尧四个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130个远程教育站点,做到了每一批大学生村干部任职上岗前,都要安排岗前培训。
准格尔旗开展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群众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展开。对兼任村、嘎查团支部书记、副书记职务的大学生村官,准格尔旗团委也将其纳入到了农村团干部培训规划范围。参加培训的情况也将作为考核、评优依据。
2009年3月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的冯昕举例说,除了上岗前的培训,担任“村官”后,旗里还组织了远程教育系统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及“三农”政策、工作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都与工作紧密相关,每次的培训时间为3天至5天不等,很多知识可以说是终生受益。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工作,掌握工作经验,准格尔旗还实行结对帮带制度,即各乡镇党委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了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以及所在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作为联系人,一对一的结对子,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指导,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思想状况,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引导大学生“村官”逐步建立扎根基层工作的信念。
此外,为给大学生“村官”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准格尔旗还依托政务网站“准格尔之窗”、报纸《今日准格尔》、准格尔旗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大学生村干部风采专栏,并创办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季刊《基石》,宣传大学生“村官”中的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
把大学生“村官”群体变为后备人才库
27岁的何永飞,2008年4月通过考试,被选聘到准格尔旗大路镇大沟村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经过考核,于2009年7月被上调到大路镇政府政务大厅工作,任大路镇的团委书记、文化站站长。
目前,上调至乡镇、苏木或旗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已有不少。白永平介绍说,近年来在准格尔旗对表现优秀、党员和村民认可、有扎根基层理想的大学生“村官”,鼓励参加村“两委”班子竞选,进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大学生予以长期聘用,鼓励继续在基层岗位上建功立业。
如果聘期满后,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继续享受中央及地方的财政补贴。对于参加选举的大学生“村官”,如果本人愿意,可以将户口迁到任职村,从而解决选举身份问题。
准格尔旗还择优选拔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苏木和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据统计,至2009年底,准格尔旗村级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已有21名大学生村干部进入“两委”班子。
同时,准格尔旗还选拔了50名大学生村干部到苏木、乡镇政务大厅工作,选拔了77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准格尔旗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工作。虽然到新岗位工作后尚无编制,待遇也依然按比照大学生“村官”的标准,但示范效应却非常好。
此外,准格尔旗旗委、旗政府近期已作出规定,今后凡是乡镇和机关事业单位选人用人,都要从大学生“村官”中产生,这一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空间。
在实施以上政策的同时,准格尔旗也鼓励、推荐大学生“村官观”参加公务员考试,至2009年底,已累计12名大学生“村官”通过考试走上公务员岗位,此外还有6人通过招聘考试被其他企事业单位录用。(任会斌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