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春风催杨柳 耕者思金秋 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民带来新希望
内蒙古新闻网  10-04-16 16:2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阿拉善频道  
 

   春播时节,农区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收拾农机具,购买种子化肥,放水春灌,一片繁忙的景象。是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新十二字要求,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一号文件,今年农民将获得更多农业生产补贴。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的四项最重要的补贴。实践证明,“四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这项好政策加以强化,扩大了粮种补贴的品种,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同时,扩大了农机补贴领域,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有了奔头,农业有希望。笔者走访中感到,农民兄弟对政府的惠农政策非常满意。有农民兄弟直率地说:“过去我们种地要交农业税、特产税等税费,现在都取消了,政府还给各种补贴,再加上去年农产品价格好,我们是越种信心越足。”

  走了几个种植区,农民兄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各级政府能把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尽早实现节水农业。一位农民兄弟告诉笔者:“今年我田里打算三分之一种花葵,三分之一种油葵,三分之一种玉米,再种点自食的小麦,也是为倒茬子。”笔者问:“为什么小麦种得这样少?”他说:“种小麦要浇冬水,成本高,产量低,价格也不高。玉米的产量是小麦的2倍,每亩地的投入和小麦差不多,现在玉米的价格也涨起来了。花葵、油葵价格高,还省水。”今年,我盟的农业播种面积大约在50万亩左右,绝大多数是大水漫灌,每亩的耗水量在700方左右,农业种植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耗水太多,节水农业势在必行。农民兄弟还有一个要求,希望政府帮他们建一座家用的小粮仓,仓容在50到100吨,一是用来储备粮食,二是保管新粮待价而沽。

  希望之外,农民兄弟们仍然有自己的烦恼,今年优质种子价格高涨,还很难买到,如花葵种子。进口种子的确好,可是太贵,农民们希望国家加大国产新品种、优质种子的繁育力度,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农业需求。化肥、农膜、农机等农资都在涨价,也让大家很头疼。好在有政府的惠农政策作支撑,农民们心中不慌。

  中央一号文件犹如暖暖的春风,吹绿了杨柳,温暖了人心。勤劳的农民兄弟把希望播撒在无垠的田野上,相信十月一定是金色的。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