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人秀不要综艺大观
2009年7月,王刚组织江苏卫视综艺策划组的13个人开会,每个人报六个选题,来研究下一阶段做什么节目。90后、房价、开心网、婚姻的背叛等社会热点屡屡被提及,但剩男剩女这个话题是唯一被13个人都写到的。王刚决定以此为入口做档新节目。
相亲节目90年代一度风行。代表作是台湾胡瓜和高怡平主持的《非常男女》,足足火了七年。湖南卫视1998年推出的《玫瑰之约》也在反复的停播和复播中撑了十年。王刚认为,经过了这几年选秀狂潮的洗礼,相亲节目此时的再度出现将给观众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何况,他要搞的是一档足够“新派”的相亲。
传统的相亲节目里,几个男人就配几个女人,上节目的人一般身份地位都大体相当,交流也都温文尔雅、一团和气。“你收入多少?挺高。你芳龄多少?挺小。这样的交友模式过时了,”王刚说,现实如此惨烈。他强调要把他的新派交友节目做成一档真人秀,而不是综艺大观。
中国综艺节目始终跟在欧美后面亦步亦趋,对于这一点,王刚毫不掩饰。剩男剩女是全球性问题,王刚能毫不费力地数出近十档欧美相亲戏,“有全家一起上节目帮小孩相亲的、有前女友现女友争夺一个男人的、有一个女生对100个男生的……”他印象最深的是BBC做的一档《爱的传送门》,每个女生站在一个格子里,男生站在传送带上,依次送到各女生面前,女生选择要他还是不要他,但如果下一个更好,女生还可以把上一个扔掉,“菜市场的感觉特别强烈”。
真人秀讲究两点,正在进行和真实发生。对王刚来说,他就是要通过节目规则来设置一个情境,其中包含的戏剧冲突越强烈越好。24个女生对1个男生的局面由此诞生,这种极度不平衡必然导致有争抢有唾弃。而迅速亮灯灭灯的及时表态也是真人秀的惯用手法:有表态就会有交锋。
“我们只需通过搭建游戏规则来营造一个氛围,当一个真实的男女进入其中,只要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就必然会矛盾重重。而观众最想看的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进入到一个极端情境里的真实反应。”
综艺节目里用来调节气氛、插科打诨的游戏时间被彻底省略了,比如《我》里男嘉宾必须跨的美人墙、要接受的密室拷问等等。《非》里男男女女出场迅速、短兵相接,一个男嘉宾从亮相到离台只有5分钟的时间,24名女士在其间要完成她们的全部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