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没托,诚不诚?
4月20日凌晨,网友黑刀在豆瓣发表日志《非诚勿扰》,详细记载了自己参加前日录制节目的经过。在历经重重关卡终于和23号女嘉宾牵手之后,“……我们可爱的23号后来告诉我,她只是这个节目的托儿,参加这个节目只是她的工作,她说她很感激我在节目中选择了她,并且送上了她浓浓的祝福:你那期节目的收视率非常高。参加完这个节目之后一定会有更多好的女孩儿跟你联系,祝你幸福。”
该帖半天之内被推荐了一千次。黑刀是豆瓣的著名网友,现实身份为摩登天空的企宣总监,曾担任上届“快女”评审。回帖中网友普遍大呼上当,也有人质疑:曾担任湖南卫视“快女”评审的黑刀,是不是来黑江苏卫视的?
“我们尽量挑选动机单纯的人,但是有些人的想法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对于找“托”的说法,王刚彻底否认。“绝对没有劳务费一说,我们只给外地选手报销来回卧铺票,如果你要坐飞机得自己贴钱。”
坚称“我们的节目绝对不会用托儿”的湖南卫视同样遭遇质疑。《我们约会吧》中的红人张中媛本身就是湖南卫视的实习生,“她是实习生也和我们这个节目没关系”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导周星认为,观众把此事看得偏于严肃:“《非诚勿扰》肯定是秀,它很好地把握了秀文化,如果一点不作秀,它大概就是一档新闻节目了。”
“我说托儿是个外行话。卖东西、做生意要托儿,电视不是。真人秀从来都是需要练习的,在节目制作前后要训练、安排、制作,《美国偶像》也是如此。”长期研究电视的学者李幸如是评价。
撇开真假判断不说,不可否认的是,“是不是托儿”这个话题本身已经成为了真人秀节目常议常新的焦点,无论是观众的质疑还是节目制作人的辩白都起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实效果。
三足鼎立,苏军破局
3月底,《非诚勿扰》在北京开了一场研讨会,请了不少研究电视的学者。华南理工大学的李幸教授差点把研究生带去——大龄青年们都在看《非诚勿扰》,偷偷做着各自的速配梦。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非诚勿扰》让婚恋节目走出了狭窄的诉求,在预设过程中,呈现了丰富厚重的意义。“节目的最大看点不在于最后谁牵着谁手走了,真正的精彩、高潮在前面完成了。”
尽管学者苗棣认为江苏卫视和《非诚勿扰》应该带领中国的卫视节目在“从收视率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现在形态为王”转变的道路上狂奔,无可否认的是,收视率依然是卫视频道们的最高指示。在和老大哥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同题擂台中,这一次江苏卫视完胜。
有趣的是,一年多以前,是江苏卫视买下英国版《谁敢来唱歌》的版权,并在收视率不及湖南卫视的“挑麦”之后提出要向广电总局申诉。如今事件重演,宾主却对调了关系。
3月31日晚,浙江卫视推出了自己的相亲节目《为爱向前冲》,江苏卫视笑称“这是《非诚勿扰3.0》版”。浙江卫视的总监夏成安,以前做科教频道出身,很擅长做人文题材,“不惜血本派记者到青藏高原做片子,做得很扎实”。现在必须靠娱乐打拼天下,夏成安说自己“累掉了六颗牙,掉了十一斤肉,白了一头头发。”
2004年以来江苏卫视的定位一直是“情感”,《人间》、《世间》等节目着力于刻画世间百态,描绘人情冷暖。2010年年初,台里新提出了“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新概念,有意转型。一方面是斥资3亿购买了包括高希希的《三国》在内的大量独家首播电视剧,一方面是三档综艺娱乐《时刻准备着》、《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的全力打造。
“像《人间》这样的节目,口碑是好的,但没有话题性,观众又以中年人居多,这样的群体不会在网上产生影响力。”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主任刘原说。这次,《非诚勿扰》落点婚恋,拥有足够凶猛有力的话题性,江苏卫视一击即中。
“普通人需要什么?普通人最大的政治就是爱情。”长期研究电视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幸如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