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感动你我 正文
75岁大夫曾参加4次大地震救援 在玉树救治500人
内蒙古新闻网  10-05-19 11:1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新网  
 

  吴殿华对地震一点也不陌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次大地震,我都赶上了。”这个75岁的老人乐呵呵地笑着,语调就像谈论天气一样轻描淡写。

  可地震的威胁从来没真正降临他所居住的河北省冀州市。事实上,这个从医60年的老医生对地震最直观的感受,不过是30多年前唐山地震时,“家里晃得厉害”。

  是他在追着地震跑。4月14日晚上,当老人从新闻上看到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时,他立马准备好药品和医疗器材,第二天早上5点就跑到几个年轻朋友家去敲门,拉了3个人组成“抗震救灾医疗队”,开上自己的本田车,“马上出发”。

  这是他与地震的第四次相遇。1966年邢台的7.2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的7.8级地震发生时,作为当时冀州市唯一一家医院的院长,吴殿华按照上级指示“出个医疗队”前往救援。几十年后,他还清晰地记得到达震区后看到的“可怕”场面:“房子都垮了,道路两侧摆着满满两排死人,一下雨就尸臭冲天……”但更打动他的,是伤员看到他时“求救的目光”。  

  到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这个已经退休的老医生正自己经营着一家医院,再也接不到“上级指示”。可电视上“7.8级”的数字还是让他心中一惊:“唐山地震又来了!”

  他拿出地图,找到这个“从没听过的地方”,发现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城市。“这可不得了!”吴殿华马上从自己的民营医院里找了100多种药品、80多种医疗器材,带着医院的护士,找了两个司机,开着救护车,花了20个小时跑到了四川,在德阳第二医院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帮忙救治伤员,一待就是半个月。

  “地震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思考,只有马上冲过去,”吴殿华说,“早到十分八分,就可能多救两条命。”

  与两年前的汶川相比,玉树的距离又“远了三分之一”。吴殿华和他的3个同伴儿花了35个小时才走完3000公里的路程。到达震区后,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这个在华北平原待了一辈子的老人,心跳已经达到每分钟200下,下车没走两步就几乎要昏过去。

  不过,找到地震指挥部,说明自己的来意时,他又“装得好好的”:“我没有高原反应,我这就是累的……”

  其实,这个14岁就当医生的老人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症状是心房纤颤,“一检查准住院”。“那哪行啊!”吴殿华提高了嗓门,“让别人来救我,我不就成‘麻烦’了吗?我是来救人的。”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阿丫罕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