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5月底,包头市农村牧区共建起183个文化大院,包括二人台坐腔大院、民族歌舞大院、晋剧大院、民俗文化展览大院、剪纸大院、书画大院、秧歌大院、图书科普等10个类别。九原区流传百年的高跷、秧歌、剪纸,青山区创始于明末清初的绝技糖塑艺术和面塑艺术就是在文化大院中复活的。
郭小平文化大院位于土右旗萨拉齐镇,目前有60多人的队伍,吹拉弹唱人才齐全。大院活动一年四季不断,6年来举办了1500多场次活动。央视“新闻30分”曾做过报道。
白光保文化大院位于将军尧镇小召村,占地300平方米。活动大厅有各种乐器20多件及灯具、幕布、音响等剧团设备。大院有演出人员50多人,每年参加礼仪演出500多场。二人台业余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在各种节日能组织起300多人的队伍,经常参加包头市春节晚会演出。
张瑞芬文化大院投资15万元,先后成立了腰鼓队、健身操队、电子琴班、手风琴班。队员由成立之初的15人发展到120人,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卡拉OK比赛、打坐腔等。他们将邻里之间的好人好事等编成小品、快板等演出。
索凤鲜文化大院是退休教师索凤鲜于2000年成立的。现在鄂尔格逊村1/3的村民参加大院活动,年演出2000场次,观众3万人次。位于哈业胡同镇柴脑包七村的高金柱文化大院除了乐器外,还有篮球架、乒乓球台,经常举办体育比赛。
文化大院各种活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