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 装备前沿 正文
集束新技术:成像探雷
内蒙古新闻网  10-06-17 09:5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现代战争中,地雷大量用于战场,成为限敌行动的有效武器,然而由于地雷具有长效特性,又为战后留下种种隐患。据国际相关权威资料显示,当今世界广大区域的地面下仍埋有大约1亿枚地雷,一些历经战乱侵害的国家无论是街头还是田野随处可见被地雷致残的“无脚先生”或“独臂女士”,雷患仍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因此,全力研发探雷新技术成为世界性攻关课题。

  成像探雷技术是当今各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新热点。这是一种既可用于探测作战地域和机动道路上埋设的地雷,又能为排除或标示地雷提供信息、保障部队快速机动,还可用于承担战后探测遗留地雷或未爆弹药重任的新技术。

  灵敏度是保证探雷器材探知率的关键因素。以往的探雷器材,灵敏度与虚警率是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若追求较高的探测率,则需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而这带来的直接副作用就是会产生较高的虚警,从而导致难以快速作业。并且,传统探雷器材不能以图像方式给出地下目标的外形、大小、埋深等特征,直观性不强,人机界面不好,定位难,所以探测效果大打折扣。

  从手排到机扫,从耳朵听到眼睛看,从一维成像到二维成像,探雷技术已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如今探雷新技术和新方法可谓异彩纷呈。把成熟的雷达成像等先进技术融入于探雷领域中,不仅解决了常规探测器材虚警率高、抗干扰性弱、受电磁环境影响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而且显著提高了军队在新形势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将天线阵列等多项高技术成果集成融合用于探测器,是实现低虚警率、高作业率、强抗干扰性和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重要进步。实战环境中,尤其是前沿阵地上,由于弹片、弹壳、石块、杂草和树根等各种干扰物大量存在,使得金属或非金属地雷探测器难以发挥作用,因而会严重影响探雷任务的完成。为此,研制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干扰的新技术成为各国展开科研攻关的难点。这里除要满足良好的行波特性外,还必须兼顾探测所能覆盖的一定宽度,以确保在不降低探测分辨率水平的前提下,获得最佳探测效果。目前,各国还非常重视将多传感器与探地雷达等新技术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探测金属和非金属目标的能力,同时显著增强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完成特殊任务的能力。

[责任编辑 阿丫罕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