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电信诈骗盯上外籍人士 诈骗内容类型多变
内蒙古新闻网  10-06-18 16:5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昨天(17日)北京警方发出提示,端午节前后,本市连续接报多起电信诈骗案件,且涉及到多名外籍事主及老年人。诈骗内容涉及到了“电话中奖”、“电话欠费”、“催缴房租”等多个类型。其中一起案件的涉案金额达到了60万元。

  6月14日,从香港来京常住的李女士独自在家时,接到了一个陌生市话号码来电,称李女士名下的另一部电话欠费,可能是犯罪分子盗用了李女士的信息。5分钟后,李女士接到一个手机来电,对方自称是负责调查经济犯罪的民警,并告知李女士,犯罪分子除用李女士身份信息注册电话外,还注册了多个银行账号,涉嫌“洗钱”,公安机关将冻结李女士名下全部银行账号,李女士可暂时将自己账户中的钱转账入公安机关公用账号。

  李女士赶到银行,按照对方的提示,将60万元存款转入对方提供的账号。事后,李女士再拨打对方电话时,始终无法接通,发觉被骗。

  6月16日,在北京工作的外籍人员朴某,接到一个陌生短信,提示预交房租,朴某以为是房东发的短息,随即向短信提到的账号转账2万余元,事后发觉被骗。

  据悉,目前本市的电信诈骗案件已经大幅下降,但部分来京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员、老年人因信息来源闭塞,使犯罪分子仍有可乘之机。(林松)

[责任编辑 田娟娟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