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电视 正文
央视青歌赛看得急死你 缺个性少好歌没文化
内蒙古新闻网  10-06-22 11:2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长江日报  
 

余秋雨依旧是焦点

  第14届青歌赛原生态组单项决赛昨晚开场。已经结束的美声、民族与流行组似乎很难让观众和评委满意:选手“千人一面”、“千人一喉”,评委都记不住到底谁是谁;文化素质考核笑料百出,一忍再忍的余秋雨也忍无可忍了;而老余一开口就是10分钟以上的谆谆善诱,又让观众受不了了,“赛场又成了他的专场”。

  评委急了:选手“千人一面”

  前晚,流行唱法3场比赛盯下来,“第二现场”嘉宾韩红和金兆钧急了。缺少辨识度,很多选手的表现让他们“遗憾”。比如有两位选手选择唱《味道》,均没唱出新风格而得分不高。“字正腔圆不是流行歌手的本质特点,流行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是否到位”,金兆钧表示,“有的歌手从技术上讲,唱的没毛病,但让人记不住;有的歌手可能是‘坏嗓’,但有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韩红则干脆拿起选手原创的歌谱在“第二现场”唱了起来,“流行音乐无范本,最重要的是感觉,要个性化,要特立独行。不过,很多选手在这一点上非常欠缺,以至于有好作品也唱不出味儿来”。

  流行唱法尚且如此,民族唱法更是“重灾区”,被观众批为“千人一喉”,尤其是女选手们连笑容、化妆、手势甚至服装都如出一辙,被网友戏称“满台尽穿蓬蓬裙”。评委听着没感觉,观众也听不出歌曲的感情和内涵,“千人一喉,台上站的倒像是从流水线打造出来的音箱”。

  老余急了:文化成“软肋”

  连续担任文化素质评委半个月,余秋雨一直致力于做一位和蔼的评委。因为如果不克制一下,值得发火的地方实在太多。“有的选手也许觉得文化考题的零点几分不算什么,但让全国观众等上半分钟,眨着迷茫的眼睛搜索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的答案,这件事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一日不见”的下句是什么?答曰“我好想你”;问“三星堆出土在哪?”选手摇头,老余追问“在哪个国家”,答曰“法国”,再问“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雕塑是什么?”答曰“圣母玛丽亚”。面对这样的问答,网友们只能搬出《手机》里“黑砖头”的名言,“我的my god”。余秋雨的确是一路克制过来,但当选手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说成齐白石后,他终于忍无可忍,“绝大多数题目应该是国人皆知的。回答不出,我只能说,他们还没上文化这条道!”

  观众急了:又成老余专场

  有观众笑称,“美声的听不懂,民族的没必要听(都知道“老面孔”王丽达肯定拿金奖),连流行都没了个性,只有余秋雨的唠叨还能让人学点东西”。毫无疑问,余秋雨又一次成功地“喧宾夺主”了。

  选手唱5分钟,余秋雨要谆谆教导10分钟,以至于每场比赛都得在23时后结束。“举办青歌赛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呢?还不如为余秋雨老师办个文化艺术专场讲座会来得实际!”不少观众觉得余秋雨出的题目偏难,像是在挑大学文科生,“很多关于年代、地点的问题,台下坐的大师们也不一定答得上来吧”。

  赵易山音乐素质问答倒让不少观众满意,考得不再是以往单调而陌生的“视唱练耳”,取而代之的是耳熟能详的乐曲及民歌,“我50多岁的父亲看到这一环节,也会跟着场上的选手一起模唱、视唱”,有观众评价。(记者耿愿)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