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乌审旗:“文化特派员”上门“种文化”
内蒙古新闻网  10-07-06 09:3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之地,该拿什么展示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又该如何让城乡百姓共建共享和谐文化?今年4月份,乌审旗适时“播”下了一颗文化种子——大胆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精心组建“文化特派员”队伍,免费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苏木镇送去人才,积极引导文化人才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文化服务,将政府的“送”与百姓的“需”最大限度进行匹配,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该项制度的实施,是乌审旗文化惠民的有益尝试,更是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民生工程的创新之举。一是立足资源,精心选才。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人才资源,在此基础上精心组建一支由乌兰牧骑退役人员、当地户籍的带薪见习大学生、专业的马头琴教师组成的“文化特派员”队伍。二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充分发挥文化特派员“四大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群众文化的辅导员、文化建设的协调员)作用,深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三是创新机制,联动帮扶。文化特派员由旗文化局举荐或公开考试选拔产生,并对其进行人事、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派驻单位不需要另外提供编制和经费,只需进行日常管理。着力形成“派出单位+文化特派员+派驻单位”的文化联动帮扶模式。

  目前,已有12人被派往教育、卫生、农牧、电力等系统开展机关企业文化建设,60多人被派往各苏木镇负责马头琴培训工作。各单位对文化特派员的到来都拍手叫好。记者在乌审旗卫生局采访时,该局负责人坦言,卫生系统工作繁忙,职工生活单调,自从特派员来了以后,积极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工作压力,通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凝聚了人心,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派在旗人事局的特派员娜仁花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文化特派员,她很乐意带动大家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针对如何具体开展好各项文化活动的问题,她还特别制订了一张计划表,“按图索骥”开展活动。

  乌审旗实行文化特派员制度,不仅通过文化的引导和感化作用繁荣和活跃了该旗的群众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乌兰牧骑退役人员发挥专长,为繁荣本土文化继续做出贡献,有效解决乌兰牧骑退役人员的出路问题。同时,更有利于早日实现乌审旗民族文化大旗向民族文化名旗的转变。随着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文化特派员正成为活跃在乌审大地上一支重要的文化建设力量。

  从十七大提出“文化惠民工程”后,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打造城乡百姓共建共享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乌审旗派出“特派员”到基层“种”文化,走出了一条活跃基层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如此“种文化”,土生土长,就不再昙花一现,而是扎下了根。如此“种文化”,有了内生力的驱动,就可长盛不衰。

  在乌审旗这片土地上,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催生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如何渗透、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他们选择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精心培育,乌审旗组建了“文化特派员”队伍,深入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苏木乡镇,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们从事的工作就像是农民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的“种子”植入整个乌审大地。由此,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的长期内生机制形成了,文化的“种子”开始在乌审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棵种子播下去能否成活、成长和繁衍,决定于它身处的土壤与气候。在乌审旗,“联动帮扶”机制已经逐渐形成,为“种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文化特派员驻点“种文化”,将文化“种”到基层,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带给了大家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更有利于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阵地,最终,令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基层,惠及群众。(武文玲、马利军、尚铁兵)

[责任编辑 田娟娟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