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新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立足镇情实际、以“合作、创新、共赢”为目标,在嘎查(村)与合作社、企业(公司)、嘎查之间实施联体、联建、联营模式,助推强镇富村,惠及一方百姓。
近年来,新右旗阿镇各嘎查党支部、居委会发挥其组织优势和地域优势,以产业为依托,以惠民为目的,将嘎查行政职能和合作组织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村社联体,在大范围、广领域整合土地(草场)、技术、设备、资金等各种资源,鼓励和带领农牧民相继建立希日塔拉养猪专业合作社、海拉斯图养牛合作社、新右旗神俊蒙古马养殖专业合作社、塔日根花畜产品加工合作社、白音德日苏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2009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到4430万元,辐射带动阿镇9个嘎查2500多个农牧民增收。
在此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培育发展高效产业,以“牧民、嘎查、企业”三方收益为目标,走好村企联建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和择商选资力度,按照“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双赢”的原则(嘎查两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用工等问题,企业帮助嘎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嘎查(村)+企业+基地”等组织合作形式,在东庙、希日塔拉嘎查投资2500万元建立年产1万吨的马铃薯种薯基地,截止2010年上半年,东庙、希日塔拉两个嘎查集体积累增加18万元,就业安置两个嘎查富余劳动力85人,人均增收近1.5万元。公司还为两个嘎查打深水井50眼(总造价30万元)。
与此同时,该旗阿镇党委、政府整合各嘎查(村)物力、产业资源,以村村联营模式提高养猪厂、巴尔虎羊繁育基地、育肥牛基地、有机蔬菜种植园等基地和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建立各嘎查“互助、互促、互利”长效机制,集资46万元成立东四个嘎查(东庙、西庙、希日塔拉、赛音呼热)联营“呼伦湖生态渔村”,为共同探索发展牧区经济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金仓 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