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了亲人,坚守在城市;他们执着地相信:希望还在,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落脚式就业:踏入社会第一步
每天早上6时多起床,晚上7时多回来,随便弄点东西垫巴垫巴,倒头就睡……不少蚁族这样描述每天的经历。
7月2日傍晚,记者见到推销保险的小葛时,他正骑着自行车,汗流浃背地走入南王村一处小巷。“能搭理我的很少,”因为脸皮薄,不会套近乎,他最初经常空手而归,完不成任务,“自然提成也没有。”一段时间下来,尽管工作依然很累,但他坦言已顺手很多。
对于蚁族来说,第一份工作意味着很多,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理应是一个新的、有追求的起点,但现实往往有很大落差,对失业的恐惧,使得他们在太多期盼之下,匆匆选择了“落脚式就业”———留在这个城市,徐图机会。
低廉的工资、疲惫的生活,并未消磨掉他们对未来的热情。“我还年轻,靠自己的奋斗,一定会好起来。”小葛很有信心地说。
拼客式生活:期盼独立“空间”
“什么都均摊,取暖费另算,每人每季交10元,有的说是水费,有的说是垃圾费。今年夏天房租涨得厉害,不知道房东会不会涨价。”
陈波(化名)目前在一家公司做文案,骑车上班得40分钟,他和别人合住在城中村一户人家。他说,如果去租好点的一间屋子,每月就得多花30块。30块能买好多东西的,一双鞋、一件地摊上的短袖衬衣……他说忙碌时经常随便在街头摊点买点东西吃,更多时候愿意自己做饭,主要图个省钱。
尽管离买房很遥远,但陈波还是跟不少蚁族一样,自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会一天天好起来”。
“北漂式”情结:在寂寞中坚持
蚁族们尽管群居,但由于压力较大,流动性较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短暂的工作,面对的都是陌生面孔,缺乏必要沟通,而时光飞逝,境遇一般,昔日的朋友和同学也就渐渐减少了往来。
7月3日中午,电话那头,在一家私企上班的董静静(化名)告诉记者,除非关系特别铁,否则毕业后各自分散,同窗很难再见,“几年都没怎么联系,最初还能打打电话,后来就QQ,再后来上线都隐身。其实大家都在,但极少有人出来说话。”
“工作和生活都不大顺,可一接到家里电话,立马就说‘还好,还好,又涨工资了’。”仍在东风路上住合租房的小石,总这样安慰远在外地的年老的父母。他说:“由于缺乏交流,我有时特别焦虑和低落。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向父母诉说。”
如他一样,蚁族们提起家人,普遍有些感慨,大都表示暂且没能力报答父母,更不敢给他们添乱。虽然这些“蚁族”在精神上非常渴望家人的情感支持,但他们往往会忍住这种渴望,并不说出来。他们为了亲人,坚守在城市;他们执着地相信:希望还在,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记者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