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内蒙古的成长传奇:GDP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
内蒙古新闻网  10-08-23 10:3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呼和浩特的发展是内蒙古成长传奇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达茂旗巴音风电场正在外送风电。

  从呼和浩特到包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辆超大型运货车鱼贯而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火热景象。很难想象,就在这条不过200公里长的公路上,高峰时一天跑过的货车能达到8万辆,繁忙的路面已几乎不能承受如此大量的车流,单双号限行的措施不得不被引入。而在这繁忙的背后,是内蒙古这片广袤土地上10年的成长传奇。

  一个从东到西长达240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既东又西”的内陆省份,书写出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的纪录,年均经济增长达到17.5%,增速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奇迹创造的图景中,是许多成长传奇,有留在西部城市的个人“淘金者”,有业绩增长百倍的西部城市商业银行,所有这一切,适逢10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适逢内蒙古连续8年的经济高速成长。

  “尽管经历了连续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行长王景武考虑的,是在下一个10年中,将金融工作重点转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向更多改善民生的领域。

  西部“淘金者”的机遇

  见到桑大伟,是在他狭小拥挤的小商店里。这是一个不过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与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街头小商铺没有什么区别,几排简单的货架上,摆满了饮料、香烟、油盐酱醋以及包装好的乌鸡蛋。区别或许在于,桑大伟并非包头本地人,这个28岁的壮实小伙子,拥有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店铺,他还是一家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批发配货公司的所有者。而实现这一切历时不过8年,更确切说是不过5年。

  2002年,桑大伟从包头市一家中专学校毕业,他并不想再回到内蒙古东部的赤峰老家,留在包头打工成为他毕业后的选择。“包头的机会应该多一些吧。”这是桑大伟当初的一个真实想法。

  “淘金者”,这是在采访桑大伟时,记者脑海中忽然闪现出的字眼。1848年,当美国西部发现黄金的消息不胫而走,大量从东部来的淘金者涌入加利福尼亚,开启了西部淘金之旅。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家布朗兹在其《黄金时代: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和新美国梦》一书中写道: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成为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分水岭,淘金热对于美国历史而言比南北战争更为关键,由此导致自十字军东征以来最为震惊的巨大人口移动,开启了美国现代经济发展之进程。

  桑大伟显然不算是一个典型的“淘金者”,当时他也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淘金者”。他一定没有想到,彼时正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刚刚启动之时,他也一定没有意识到,西部的历史性机遇会垂青于他,他更不会料到,此后自己会在银行贷款的扶持下当起老板。

  经过3年打工生涯后,桑大伟有了自己开店的想法,一个名为“欣旺超市”的临街小店铺就此出现。在做了一段时间店主后,桑大伟意识到,在沿街店铺林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仅仅做零售空间有限,而批发业务的机会反而更多。“批发需要更多的周转资金,当时我手头的储蓄有限,”桑大伟站在玻璃台后,伸出一个巴掌说:“包商银行给我贷了5万元。”2006年,桑大伟开始了“二次创业”之旅,在获得包商银行贷款后,他的批发业务从零起步。“到现在前后共贷了5次款,每次都是3万元至10万元不等,最近一次刚批了一笔20万元。”桑大伟说。

  有了银行贷款,桑大伟真正开始实现一个“淘金者”的淘金梦想。他的批发公司已经有了5辆送货车,13名雇员,去年的流水额已经达到1000万元。“没有想过会发展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能方便地从银行贷款。”桑大伟的感慨,是包商银行贷款的数万微小客户的共同声音。对微小型企业贷款,也成为支持西部快速发展的一股重要金融力量。资料显示,开办新型小企业贷款四年多来,包商银行已经累计为4万多户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户提供了信贷支持,惠及近100万人的就业、创业和展业。

  桑大伟梦想的实现,有着自己创业的艰辛,有着金融部门的扶助支持,更有着10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升的大背景。2008年内蒙古第三产业总量居全国第17位,增速居全国第2位。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服务生产和服务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各项政策惠及下,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29元提高到2008年的14431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9%,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9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8位跃居到2008年的第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0年的2038元提高到2008年的4656元,收入水平已经连续6年居西部第1位。

  包商银行的百倍成长传奇

  在内蒙古,没有人能确定,有多少像桑大伟这样的西部“淘金者”,但能确定的是,在这些快速成长的经济细胞背后,有一家堪称传奇的西部城市商业银行—包商银行。伴随着10年西部大开发,包商银行在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百倍成长。

  在1998年底成立后两年,包商银行(当时名为包头市商业银行)开始了与西部大开发共同开拓的步伐,并从一个地方性城商行,发展成为覆盖内蒙古8个盟市,在全国有3家区外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末,包商银行总资产达到812亿元,是成立初期的114倍,存款余额是成立初期的146倍。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银行的发展壮大。”包商银行副董事长金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包商银行成立后12年的快速发展,是与10年西部大开发自治区发展良性互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包商银行实现了自身华丽转身。

  为向桑大伟这样的微小机构贷款,是包商银行华丽转身中最为耀眼的一步。金岩说,当其他银行还沉迷于在“垒大户”的独木桥上拼杀的时候,包商银行已开始主动实施战略转型,明确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2005年8月,包商银行主动实施战略转型,明确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并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微小企业信贷技术和成功经验,成为首批与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微小企业信贷项目的金融机构。

  谈及包商银行今年的快速发展,人民银行包头中心支行行长姜希琼表示,包商银行除了自身理念先进、风险控制好、创新意识强外,还得益于包头近年信用环境的改善、包头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变化。

  在内蒙古,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形成的呼包鄂金三角,以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创造了全区55%的经济总量和57%的地方财政收入。其中,包头以其七大产区体系,成为金三角中工业最强的一级,包头GDP增速也一直远高于内蒙古的平均增速。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人民银行包头中心支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包头所有金融机构提供的银行贷款余额从十年前不足200亿元,增长至2009年末的814亿元,金融机构体系也在不断丰富。

  “包商银行已经成为内蒙古金融业的一块品牌,它的成长是西部城商行的一面旗帜,更是内蒙古十年大开发的一个奇迹。”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实际上,包商银行在服务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本身也成为包头乃至内蒙古利税大户。作为包头资产最大的企业,包商银行资产占包头金融资产的三分之一,上缴税金在包头市排名前列。

  八年全国第一之后

  从桑大伟到包商银行,还只是西部大开发中,内蒙古的这片美丽草原上飞出的数只雄鹰,更大更多的鹰群都已在展翅高飞。小尾羊、金荣集团、蒙牛、伊利……颇具潜力的产业体系书写了内蒙古连续八年经济增速第一的历程。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几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发展势头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153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725亿元,年均增长17.5%,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10.7亿元增加到1378.1亿元,年均增长32.3%;固定资产投资从430.4亿元增加到7464.7亿元,年均增长37.3%。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内蒙古在10年大开发中,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09年底国家在我区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约410亿元,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状况出现了明显好转,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4.8%提高到20%。同时,内蒙古的公路、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乳业、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增长较快。

  在这一系列成绩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重要因素。于2003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第十六条就指出,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作,鼓励金融机构介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时进行项目评估,积极向总行推荐贷款项目。“人民银行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做了大量工作。”姜希琼告诉记者,在落实总行、呼市中支指导意见同时,搭建一些银企对接平台、支持各金融机构创新、扶持弱势群体、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等。

  尽管连续高增长之后,但一个基本判断在内蒙古依然得到共识:“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内蒙古下一步又该如何发展?来自内蒙古发改委的一份资料显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战略能源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据了解,根据建设西部经济区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编制完成了《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内蒙古下一步的发展将不再简单追求GDP增幅,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王景武告诉记者,对金融业而言,此前相对经济的高增长发展比较滞后,下一步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信贷结构,完善服务功能,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