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赛罕区学府花园社区的王女士,没事的时候总会在社区网站浏览一番,看看社区的新动态,尤其在2008年有了主任信箱这么便捷的沟通方式,足不出户便可在网站平台上反映自己的诉求。政务代办系统的设立,使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再来到学府花园社区居委会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完善的办公设施,让居民更加深刻体会到这里的办事效率。
大学西街办事处学府花园社区的建设历程可以说是赛罕区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社区负责人白瑞军向记者介绍,过去的社区有个顺口溜: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安全靠狗……虽说有点不雅但的确是事实,那时候的办公场所相当的简陋,七个人挤在一个小凉房,一张大桌子,还生个火炉。现在的顺口溜是:通讯靠对讲机,交通有小汽车,安全靠智能监控系统。现在的办公场所宽敞明亮,工作人员人手一台液晶电脑,一站式服务大厅内,液晶电视、智能触摸屏一应俱全,壁挂式的显示屏上全天滚动着信息,居民办事一目了然,快捷方便。回顾当初,居委会只是开证明、登记人口,协调邻里纠纷几项单一的服务功能,而如今,社会救助、优扶保障、再就业、计生服务、综合治理、政务信息查询等89项社会公共事务实现了一厅式办公,社区的服务内容正朝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又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就医条件。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社区环境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宜居水平。现在的小区设施也是相当完善,图书馆、网球场等娱乐场所都随时开放。
据了解,在赛罕区迅速发展的各项事业中,社区建设无疑是一个亮点。经过几年的努力,赛罕区不但打造出学府花园路社区、中专路社区等一批设施一流、理念先进、功能完善的样板社区,而且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工作发展方向,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社区建设之初,赛罕区就将社区建设工作确定为解决民生问题和提升城区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成立了社区办,专门负责推动社区建设。赛罕区政府采取自建、共建、星光计划援建和开发商无偿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社区服务中心新建、扩建和改建,全区59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场所总面积达到34841平方米,平均590余平方米,社区重新整合后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120平方米以上,社区办公场所100%达标。社区办公经费年平均达到3.5万元,有的达到了5万元,电脑、电话、打印机配备率达到100%。通过几年的努力,赛罕区已成为全市乃至自治区社区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城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走在自治区前列。
此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变化,也是赛罕区社区建设的另一大特点。从2002年开始,赛罕区先后选派了460名机关干部下社区,社区工作彻底结束了“老大妈”为主角的历史。2008年、2009年,赛罕区连续公开招聘了117名大学生充实到了社区工作,2010年又招考了61名大学生准备充实到社区工作。这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凝聚了优秀的年轻人才。截至目前,赛罕区共有社区干部336人,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学历169人,专科学历12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社区干部的90%,社区干部平均年龄35岁以下。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化,也从软件上推动了赛罕区的现代化社区建设。(文/魏宝红 刘先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