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首府警方发布预警:揭秘电信诈骗10宗罪
内蒙古新闻网  10-08-27 17:1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北方新报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受骗群众损失惨重。昨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就总结出的10种电信诈骗手段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不法分子惯用的10种电信诈骗手段为:

  1.常常群发短信,内容为更改汇款账户,正准备汇款的储户如若接到此类短信不进行核实,就会被骗。

  2.发布车辆低价出售信息,联系见面事宜,在看车过程中提供账号,要求买家预存部分购车款,在当事人将钱汇入指定账户后,卖家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3.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告知当事人已经在某档节目或者活动中中奖,要求领奖之前预付税金或者手续费,殊不知领奖只是一个幌子,真实目的就是骗取当事人的钱财。

  4.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当事人在某些方面产生巨额欠费或者涉嫌犯罪,且银行存款账户已经不安全,诱导当事人通过自动取款机将存款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移。

  5.冒充国家机关或者国企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当事人,所购买的汽车等物品在国家给予的退税优惠范围内,且优惠活动即将结束,从而诱使当事人在自动取款机前立即进行操作,借机将当事人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转移。

  6.通过手机短信或者网络发布招工、代办贷款信息,骗取预收的手续费。

  7.盗取QQ号码或者截取网络聊天视频,通过网上聊天或者打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熟人借款,从而骗钱。

  8.通过网上交友或者婚介结识,然后在接触中假借各种理由借款。

  9.以打电话、发送短信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其所持有的银行卡发生大额异地消费,需要核实相关情况,并且提供核实方式,借此转移当事人账户中的资金。

  10.打电话告知当事人,其家属、朋友涉嫌违法或者发生意外,需用大量现金,并且提供汇款账户,借机骗钱。(记者 王宇婷 实习生 乔 榕 通讯员 赵金智)

[责任编辑 阿丫罕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