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上的秦甲超(照片由秦甲超本人提供)
漯河市一54岁汉子,骑自行车从拉萨经喜马拉雅山,到达尼泊尔国;又沿新藏线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天山冰川到达乌鲁木齐;历时68天行程万里
今年54岁的秦甲超,网名“心平如镜”,是漯河市农业银行的一名退休职工,因骑自行车历时68天行程上万里,而成了漯河“红人”。昨日记者探访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骑行经历。
命危遇藏胞挥旗尼泊尔
“退休之后,我就迷上了这种交通工具。”昨日秦甲超告诉记者,“自从成为自行车爱好者后,有过几次长途骑行的经历。”秦甲超说,2008年年底,他和骑友历时15天,行程1100多公里,从湛江市开始对海南岛进行环岛骑行,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长途骑行。2009年7月2日,他又与郑州和宁波的骑友一行8人,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26天,行程2200公里,完成了川藏线的骑行。
“长途骑行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在心中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次长途骑行都要超越上一次。”秦甲超告诉记者。
“从拉萨骑行尼泊尔有1100多公里,是每个骑友骑行的梦想。”今年6月10日,秦甲超相约漯河市的骑友“溪雨”和“土匪二当家”,从漯河乘火车抵达西藏拉萨后,正式开始了经喜马拉雅山通往尼泊尔的“骑行之旅”。“有了前几次的长途骑行,积累了长途骑行的经验,也提振了我长途跋涉的信心。”秦甲超说。
6月27日,秦甲超一行三人从岗噶镇前往樟木途中,要翻越一座海拔5000多米高的山口。由于天冷、坡陡又遇逆风,他们晚10时才到达通拉山垭口。秦甲超说,当时三人都冻得难以忍受,就在陷入绝望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顶帐篷。
“藏胞兄弟真是太善良,太淳朴了。”秦甲超说,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三人连说带比划,终于向帐篷的主人普松说明了来意。“他们给我们倒酥油茶喝,做风干羊肉面条吃。”一顶小帐篷内,仅放下两张单人床,平时只能容纳普松和他哥哥两人住,现在突然又多了三个人怎么住?“后来普松的举动让我掉泪,他和哥哥拿着垫子和羊皮筒子,到帐篷外面去睡,而让我们睡在帐篷里。”当时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夜里风大,非常寒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秦甲超眼圈红了起来,几颗泪珠顺腮而流。
经过14天骑车行程1100多公里,秦甲超一行三人从樟木口岸出境,于6月30日中午,顺利到达尼泊尔国首都——加德满都。当秦甲超在异国首都挥舞着五星红旗时,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