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私者无畏
国家林业局天保办副主任 文海忠
《大兴安岭时间》写了一个好的题材,那就是改革。30年来,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改革的故事总是那样的吸引人、启发人,催人奋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改革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改革的第一线的改革者们首当其冲,具有非凡的勇气,敢于趟地雷阵。
干与不干大相径庭,一打改革的理论比不了一个改革的行动,国有林区要改革的问题其实早就看清楚了,可为什么内蒙古大兴安岭人能够敢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来他们可以继续等、靠、要,或者是能拖则拖,能躲则躲,他们也可以继续沿用老的办法,小修小补,敲敲打打,可是他们没有回避困难,而是毅然决然的迎难而上。报告文学《大兴安岭时间》对此进行了深入挖掘,作出了婉转的回答。在我们看来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无私者无畏,只有舍得放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才能够从根本上割除旧的林业经济体制的弊端。百姓为天,替天行道,改革者有了这样的信念就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成事在人也在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改革之花是大兴安岭人辛勤浇灌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养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改革者们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结果,这个历史机遇就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当时决策部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花钱买一个好机制,使林业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此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央财政安排了6.5亿元的资金。国家的这些政策支持起到了输血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自身的改革则恢复了企业的造血功能。今天内蒙古大兴安岭终于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10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呈现出微型发展的态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系统内地区生态总值的增长速度由2000年的-7%提高到了2008年的13.78%,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这是凝聚了前人和当下人的心血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改革还要走很长的路,在今后10年中,中国林业新增森林面积在重头在内蒙古,而大兴安岭举足轻重。我们必须往前走,必须继续干下去,允许做错事,但不允许不做事,只有干,只有做,我们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改革者们用自己的行动所展示的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新时期所需要,并且应该发扬光大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张俊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