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自然奥秘 正文
澳研究“牵引光束”实现1.5米外隔空取物
内蒙古新闻网  10-09-10 09:53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牵引光束”实现1.5米外隔空取物或可代替人手移除生物研究中的有害物质

  如果你在懒洋洋的时候曾希望能用科幻影片中的“牵引光束”来隔空取物,那这个成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欣喜。据美国《大众科学》在线版9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仅使用光束,使玻璃颗粒在空气中移动了至少5英尺(约1.5米),无论目标尺寸还是移动距离,这都超过了当前“光镊”技术所能实现的上百倍。

  牵引光束,这一名词来自科幻作品。在人们的构思中,该装置能够突破引力范畴,将物体牵引到自己身边,看上去就似“隔空取物”。其出现的经典场面,如影片《第九区》中飞船被牵引光束引导上升的情景,及《星球大战》中千年隼号飞船被牵引光束拉进死星所体现出的“疯狂”力量。但这里的牵引光束实际上是一束高密度的引力子流,能产生高强度的引力波和引力场,将目标物体吸引过来。

  而在实际范畴,建立在光辐射压原理上利用光去移动物体并不新鲜,强大的“光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操作细胞,甚至是纳米水平的物质。但现在,安德烈·罗德及其同事开发的新系统能运用空心激光束击中目标,再利用空气温差使目标物体移动。据研究人员说,被移动的玻璃制目标物体,个儿头比“光镊”常移动的细菌大上几百倍,他们已使它移动了至少1.5米,这是目前“光镊”所能操控距离的100倍。而1.5米这个数字仅仅是因为受实验台的尺寸限制,罗德相信将目标物体移动30英尺以上(近10米)不成问题。

  研究人员现已可通过改变激光亮度,使该玻璃颗粒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做出改变。但该系统在操作中需要加热空气或其它气体,因此现阶段还不能在太空中大显身手,令星战迷们唏嘘惋惜。不过它在地球上将用处非凡,如在各种生物研究中代替人手移走有害物质。(记者张梦然)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