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气象部门在华北地区率先建立了地区级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并建立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气象观测台,彻底改变了过去依靠天气分析图预报天气的现状,大大提高了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今年7月中旬,正蓝旗哈毕日嘎镇普降暴雨,引发山洪,大量农田和部分民房、乡村道路、水利设施被冲毁,3名村民被雷击。民乐村的气象信息员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将灾害性天气信息传送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气象部门,为抗洪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近年来,气象部门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和助理员作用。截至8月底,全盟各地有1300多名气象助理员和信息员活跃在基层,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最直接的气象服务。
目前,锡林郭勒气象台已建成了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系统,同时,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监测手段不断增多,可以实时监控到对流天气的变化情况,自动气象站能够做到5分钟观测一次温度、降水的数据变化情况。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指导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气象部门每年都会认真做好农牧业年景、主要作物适宜播种期、收获期和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雷电、霜冻等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根据全盟现代农牧业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对区域内的土壤湿度、降水、温度等进行监测,利用这些监测的气象资料,大大缓解或减少了自然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记者江新辉 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