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从古到今人类如何讲卫生?
内蒙古新闻网  10-09-30 16:0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羊城晚报  
 

  无论我们每天去做什么工作、去怎么娱乐休闲(包括睡大觉)———哪怕我们是待在无菌实验室工作一整天,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都会变脏。所以我们天天都要洗脸净手、洗澡擦身,搞搞个人卫生。

  那么,从古到今的文明发展中,我们的个人卫生方式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古代人讲究卫生的方式和今人有什么不一样呢?此话题说开来,倒真是一部有趣的人类的卫生史呢!

  人类文明史中出现得最早用来洗洁、疑似肥皂的物质,是在古巴比伦人的一只黏土陶罐中发现的。这只陶罐的使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

  公元前1600年,人们通过咀嚼某些有芳香味的树林的枝梢———直到嚼软———以清洁牙齿,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牙刷和牙签。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在一次瘟疫引起人们对卫生问题的重视之后,人们把医神阿斯刻勒庇俄斯的女儿海吉雅奉为健康之神,并从此开始了洗澡、洗脸等个人卫生习惯。

  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在卡苏拉、翁布里亚、意大利等地建立了公共浴室。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浴室。浴室作为人们的见面或会面的场所,变得非常流行。一种弯曲细长像马口铁样子的金属刮铲,就是罗马人洗澡时用来除垢的。那时候,正式的肥皂尚未出现。

  公元2世纪,希腊城市的内科医生加林向人们推荐肥皂,既作为洗脸净手之用,又作为药理保健用途。

  1292年,法国巴黎。当时的法国统治者卡佩王朝腓力四世宫廷,建立了25个公共浴池,供250000城市居民洗澡除污。当时,这些居民身上已经发臭了。直至17世纪,欧洲人都几乎不洗澡,人人都散发着臭气。即便是16世纪的法国国王,一生也就洗两三次澡;在脏兮兮的身上穿上精心缝制的锦衣绣袍。

  1450年代前后,人的身体在当时高雅时髦的欧洲上层社会中,是一个禁忌,谈话时人们一定避开此类话题;预防疾病时,人们只是在身外裹一层很肮脏的布。干毛巾只是用来擦拭露在外面人能看得见的身体部分。

  1600年,中国人用动物的硬毛制作出第一只具现代雏形的牙刷。到了1780年,西方人采用西伯利亚猪脖子部分的毛制作牙刷。

  1790年,欧洲上流社会家庭开始普及安装厕所;同一时代,欧洲通过了一项法令,禁止当时很普遍地把粪便扔到窗外的行为。当时,人们在大街上,公园小径,圣坛上“方便”。人们踩着粪便走路,既有狗的粪便,也有贵夫人、王公贵族的。

  1815年,美国新奥尔良牙医利·斯皮尔·帕米丽提倡用蚕丝制的牙线清洁牙齿邻面,他是近代牙科史上提出使用牙线的第一人。

  1847年,匈牙利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提出了手术中应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接生前用热水、肥皂刷手,然后,用漂白粉刷手直至手有滑润感;对接生使用的一切器材,只要有可能与患者接触的,均用此法消毒。这是人类第一次行之有效的手术消毒。

  1857年,纽约商人约瑟夫·盖提发明了第一批厕所纸巾,这批纸巾是粉红色,没有漂白过。其实,当时盒子里装的不是纸,而是涂有芦荟油的马尼拉麻。这种纸巾当时的售价是每300张0.5美元。约瑟夫·盖提对自己的发明十分得意,不但宣称能防止痔疮,还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上面。不过,当时的美国人上完厕所后习惯用邮寄来的免费广告宣传册,不愿意花钱去买东西来擦屁股,所以盖提的发明并没有流行起来。

  2010年,日本ToTo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厕所,如厕时可实时进行身体检查,可分析如厕者的尿液样本、量度其血压和体温,及用内置于地板下的秤度量人的体重。厕所所带的尿兜可检查长者尿液的糖分和温度,并配置一条臂带供长者量度血压。洗手间墙身有计算机屏幕,用于显示长者的生理数据。这是人类目前卫浴方式的高级配置了。 (责任编辑:单晓冰)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