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长假休闲遭遇"消费陷阱" 快乐旅途令人"心神不宁"
内蒙古新闻网  10-10-08 09:4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国庆长假期间,人们选择聚餐、购物、旅游等方式休闲。遗憾的是,各种消费欺诈和侵权行为令不少游客十分“闹心”。

  旅游:感觉“上了贼船”

  10月5日,记者和朋友一行4人来到苏州三山岛。由于提前通过网络预订了岛上农家的餐馆和宾馆便欣然前往,乘上快艇来到小岛上,风景宜人的环境令人心情大好。但是,脚刚迈上小岛,一位老汉便拦住游客收费。“每人60元门票,否则不能入岛。”

  “谁规定上岛收这么多钱?我们是要入岛消费的。”记者问,旁边的游客也觉得就算是收费,10元、20元还可以接受。

  “这可是收费10多年了,每天十几万的收入呢,你想不交就不交?村委会就这么规定的,你如果认识村长,可以让他把你带进去。”记者看到收费站里挂着一个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名称是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旅游开发公司。记者观察发现,小岛收费站秩序混乱,有岛民直接把游客领进去的,还有收费人员自己定价打折的。

  岛上一位开快艇的程姓老人告诉记者,这几年三山岛的门票从25元涨到了60元,去年还是45元的价钱。“据说涨的这部分钱是给新雇来的10多名保安支付工资的。”老程说,由于很多游客都是提前预订的农家乐,并不知道“上岛费”这么回事,所以经常与收费站发生冲突,今年岛上又新雇来一批保安维持秩序。

  老程说,岛上有六七个码头,每个码头都是“明码标价”。“以前还有岛上村民收游客的过桥费呢,这两年才取消。“照这样下去,如果拥有景区的地方都要圈地收费,人们还有看风景的权利吗?”同行的朋友刘静十分郁闷地说。

  内蒙古包头市民赵玉纯与要好姐妹参加旅行团,前往南方某海滨城市,同样遇到了“添堵的事”。她说:“旅行社原来答应的全程三星级酒店,竟然是家普通的招待所,窗子关不严,门也锁不上,还有蟑螂出没!”她们晚上开着电灯和电视机,而且不敢睡实,终于忍过一个晚上,可是次日又遇到了新麻烦。导游用车把她们拉到一个偏僻的山沟,要求每人花80元买票进入景区。如果不进景区,她们就得半路下车。赵玉纯气愤地说:“没有人事先通知要来这个景点,但如果我们不进去,就得被抛弃在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所以被迫多花了160元钱。”

  对此,内蒙古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茹峰提醒说,出行前要做好“功课”。比如,通过网络预订景点服务项目,绝对不能只凭图片,可以查看网友的评论以及景点包括酒店的实拍图片,网友的实拍比看景点自己的宣传照更加可信。一旦遇到乱收费现象,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向消协举报,或者通过媒体曝光。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