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中蒙边境上的边防军人王国华和他的官兵们最近又有了一份额外的工作,就是“管护”从蒙古国迁徙入境的数万只黄羊。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北方天气转冷,数万只黄羊从蒙古国陆续迁徙到中国呼伦贝尔草原,当地牧民称目测有近10万只。
黄羊是中国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蒙古族牧民称它为“天上的羊”。像非洲的角马一样,黄羊也是一种年复一年迁徙往来的动物,在呼伦贝尔草原为中心的蒙古高原自由来往,冬季向南,夏季向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与蒙古国东方省交界,是黄羊迁徙走场的天堂草原。虽然中蒙两国边界用铁丝网隔开,但挡不住擅长“跳高”的黄羊迁徙的脚步。
“我们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防治黄羊把蒙古国的口蹄疫带入中国,另一方面是保护黄羊不受盗猎者捕杀。”担任新巴尔虎右旗边防大队政委职务的王国华说。
前不久,蒙古国专家已基本确定在该国北部地区蔓延的口蹄疫疫情的“罪魁祸首”是黄羊。这种主要侵害偶蹄类动物的传染病,会通过黄羊感染牛、羊、猪等牲畜,偶尔也会感染人。
对此,新巴尔虎右旗边防大队从10月10日起,组织官兵在辖区开展宣传,通过散发传单、口头转告等方式,告知在中蒙边境生活的牧民尽可能远离边境前沿地带放牧。
王国华说:“我们已经向牧民发放传单2000余份、口头转告6000余人,边境牧民也互相奔走相告,目前在我国境内未发现任何疫情。”
因为黄羊肉质鲜美,也成为一些非法狩猎者捕杀的目标。这些人会用摩托车、越野车等交通工具追赶、捕捉黄羊,还有甚者用自制枪支偷猎。
为了保护这些黄羊,边防官兵在边境一线组织开展军警联合巡逻,在黄羊迁徙地附近设立“观察点”,军警民联防,一有情况彼此联动,形成打击合力。
同时,在边防辖区城市、乡镇进行法律宣传,并会同工商、林业、卫生、防疫等部门对集贸市场、宾馆、饭店等场所开展经常性检查,防止任何种类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进入市场,切断盗猎者杀、运、贩、销的渠道。 (记者勿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