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已经逐步形成,至2009年末,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达87户,基本形成了以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制品、味精、酿酒等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科牛、蒙牛、金锣、泰尔诺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名牌名品,抢占市场先机。2010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33.4亿元。
挖掘品牌建设促进战略调整
“崇尚自然和谐,追求健康环保”,随着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谷道粮原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市场留给初级产品加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决定依托公司的品牌进行深加工促进战略调整。
公司一方面督促研发中心进行市场调研,另一方面请来国际、国内食品行业知名专家来到企业组织高端论坛和行业峰会,探讨企业营养熟制品领域的入市规则,为企业战略调整迈出了第一步。谷道粮原食品公司目前在市场上推出了不同规格的产品100多种,今年上半年针对营养熟制品领域开始研发营养米糊等新产品,10多个新的产品研发完成后,立即展开市场论证。公司办公室主任高景媛说:“目前我们已经和多个社区合作,开展了企业观光活动,我们欢迎市民来到公司参观生产环节,了解一些生产常识,同时向他们赠送产品,请他们品尝,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整合市场资源积极研发产品
今年,金锣集团公司正式签约广州亚运会,成为亚运会肉制品指定供应商。通辽公司作为集团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着手研发针对亚运会销售的新产品,其中一款“肉粒多”火腿肠投放市场后,受到顾客欢迎和好评。7月20日,记者走进金锣公司“肉粒多”生产车间,看到十几名工人正在包装流水线上紧张工作,新产品“肉粒多”已完成生产500吨。公司办公室主任崔传银告诉记者:“签约广州亚运会后,通辽公司积极研发新的产品,并投入100多万增加了这条包装流水线。”
目前金锣公司生猪日屠宰量在2000到3000头左右,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头左右。这得益于公司不断研发精细产品,生猪精细分割已由原来的100多件产品发展到275个种类。精细分割和分类包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扩大了销售市场份额。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亿元以上。
巩固基地建设彰显企业活力
2010年,泰尔诺食品公司的番茄基地发展到4万亩,公司原料部经理钟振木对记者说:“今年还有4000多亩订单没有签,我们考虑到公司的生产能力,签下来的单子就要必须保证产品回收,不能让基地农户受损失。”虽然只签了4万亩,实际上基地农户的种植面积还要超过这个数。
公司通过培育经纪人队伍来发展订单番茄,保障原料供应的同时,也保障了基地农户的收入。2010年4万亩订单番茄种植与回收合同,都是通过经纪人来进行的。100多个经纪人活跃在公司与农户中间,成为番茄生产、田间管理、采摘销售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枢纽。公司对经纪人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系统管理和严格要求。为减轻签约农户的种植负担,公司对种肥农药等统一供应,虽然都是通过经纪人来进行发放,但不允许经纪人从中加价,而是在入秋番茄回收时,根据番茄产量收益,给经纪人一次性利益回报,不仅巩固了企业生产基地,还带动了一支服务队伍。 (王世甫 梁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