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致富架“金桥”
内蒙古新闻网  10-10-27 16:1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兴安日报  
 

  今年,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农民周长山,在兴安村脱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了12亩白菜,收入可达2.4万元;前旗俄体办事处28户粉条加工户加入俄鸿粉业专业合作社后,年生产加工粉条140万公斤,实现利润达168万元。时下,走进前旗广袤的农村牧区,随处都能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牧民带来实惠的好消息。

  近年来,前旗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引导推进,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金桥”。目前,该旗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71家,社员达13.68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前旗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1.6亿元,帮助农牧民增收7400万元。

  农产品品牌化

  在前旗东盛农民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在凉爽的秋风中掀起一阵阵金黄的波浪。看着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收割稻谷的农民们满脸丰收的喜悦。东盛农民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最初因为资金短缺,技术不到位,加入的农户只有98户。2008年,旗政府投入30万元,帮助东盛合作社解决聘请养蟹技术员工资等费用,并组织农业部门和供销社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东盛农民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草原盛业”商标,还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了自己的品牌,东盛农民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帮助社员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呼和浩特等地。今年,前旗东盛农民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408户,种植有机水稻1万亩。到年底,可收购水稻1625吨,销售收入达1950万元,社员户均增收2万多元。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前旗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过去农村牧区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组织起来,引导农牧民转变简单的生产资料购买和生产方式,向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认证、品牌包装等经营领域合作拓展,把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生产和经营环节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农畜产品的增量、保质、创牌。目前,全旗已有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前旗哈拉黑有机大米、乌兰毛都乌兰河有机羊肉、巴拉格歹绿雨小米等众多的品牌逐步出现盟内外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餐桌上。

  养殖业生态化

  前旗是个农牧业大旗。前几年,随着国家封山禁牧力度不断加大,该旗养殖业一度陷入了困境。如何落实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又能确保养殖户的收入不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前旗加大投入建设养殖小区,并成立发展养殖业的合作社,让养殖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进行规模养殖、设施饲养,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拓宽农牧民增产增收的路子。

  “俺可认准育肥羊这条道儿了,这可比种地来钱来得快多喽。”在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园区,刚卖了38只肉羊,净赚了3500元的社员贺长福一边数着卖羊的钱,一边高兴地介绍舍饲养殖业给他带来的好处。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良种场村兴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养殖园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集良种繁育、育肥、科研示范、技术培训、饲料青贮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标准化肉羊示范养殖园区。该合作社将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服务保障农户利益的最大化,使农户安下心来坚定地参与合作化经营。合作社以0.12元/公斤的价格回收社员家种植的玉米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以0.6元/公斤销售。社员种植收入每亩额外增加150元,而且节省育肥饲料成本达33%。由于合作社统一采购,省去中间经纪人交易环节,与经营商直接交易,平均每头种羊购买价格下降20元,肉羊出栏时间较一般养殖户提前15天以上,重量增加3%-5%。经改良的肉羊肉质嫩、口感好,成批量的出栏肉羊直销到市场上,让社员的腰包鼓起来。安全而有保障的合作模式破解了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的诸多难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兴村养殖合作社已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110人,注册资本由50万元增至350万元,年养羊饲养能力达到9000只,饲料加工能力达250万斤,社员人均增收1.9万元。

  农牧业产业化

  前旗白辛办事处的果品以甜、脆而闻名。但过去,这里农户栽植果树,只能供自己吃或零散出售卖些零花钱。近几年,白辛办事处将林果业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成立白辛努图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使这项传统产业成为农户增产增收的支柱产业。白辛努图克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120万元,建一处总面积为374亩的林果种植基地,为社员规模化经营林果业做示范。合作社常年聘用专家为社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社员到周边经营好的果业经营大户进行交流,提高社员的管理技术水平。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推进林果产品市场开发,帮助社员注册商标,参加各种绿色、有机、安全产品认证,以提高林果业也给农户带来的效益。在合作社强有力的带动下,今年,前旗白辛办事处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发展到106户,林果种植面积达5920亩,林果业给农户增收690万元。

  资金瓶径和生产风险是制约农牧民上项目、促增收的两大主要因素。为此,前旗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牧业产业化模式。合作社帮助社员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并负责对社员的管理与服务。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拉长了农牧业产业链条。目前,食用菌、蔬菜、肉羊、肉牛、奶牛、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业成了前旗七大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