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左旗广泛实施搬迁转移发展战略,不仅使草原得到休生养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了全旗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旗近70%的农牧民彻底告别不通电、不通路、不通邮、不通话、不通广播电视的生活环境,享受到了现代文明。
据了解,阿左旗先后有2000多户、1万多名农牧民从生态恶劣的地区转移到巴彦浩特镇、孪井滩和乌斯太等基础条件较好的苏木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过去贺兰山有几十万头牲畜啃食植被,2000年后,阿左旗政府从贺兰山迁出牧民856户、3520人,退出牲畜23万头(只),退牧后仅一年,灌木生长高度平均增长35厘米。
由于超载过牧沦为生态难民的杨红梅,从阿左旗牧区搬迁到该旗巴彦霍德嘎查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在政府的支持下,她以生态能源沼气循环经济为依托,建起了两个蔬菜大棚和可舍饲养殖110多只育肥羊的圈舍,去年全家仅种植蔬菜和舍饲育肥羊纯收入就达3万多元。
阿左旗在实施退牧还草、转移搬迁的同时,按照保护和建设并举、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步伐。近3年,阿左旗累计争取国家和地方建设资金1.5亿元,草原植被覆盖度由建设前的15%提高到30%,草层高度由15—20厘米提高到30—35厘米。记者在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见到了治沙牧民沈宗道,他欣喜地说:“多年的治沙,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我种植梭梭树嫁接肉苁蓉就是全家的摇钱树,去年仅16亩肉苁蓉就收入3万多元,今年肉苁蓉收入预计可达到4万元。”(记者刘宏章 通讯员田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