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满洲里新闻 正文
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多措并举促进果菜出口再上新台阶
内蒙古新闻网  10-11-16 12:1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二连浩特  
 

  作为对俄出口果菜重要口岸之一,满洲里年出口量中国占对俄出口总量的55%,2008年达到38万吨。为有效发挥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能和作用,落实好国家“三农”政策,提高国内果农生产利润,帮助出口企业应对危机,随着圣诞节和新年两大节日的临近,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从容应对果菜出口高峰,为促进和扩大果菜出口注入新的生机。

  第一,推行“一站式”服务。在报检大厅完成报检、分单、证稿拟制、证稿审核、证书签字等几项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各货代公司。第二,实施驻厂查验监管。派驻检疫员到各水果包装厂和蔬菜备案加工厂,在现场查验的同时,加强了日常监管,并能在第一时间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问题。第三,制定完善管理办法。结合口岸特点,先后制定实施出境水果包装厂和蔬菜备案加工厂两个管理办法,并分别完善其作业指导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第四,形成严密监管链条。与产地局建立联系协作机制,掌握果菜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及病虫害情况,并了解俄罗斯进口果蔬检验检疫标准和要求,提高监管水平。第五,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一方面通过考察洽谈等形式为来自国内8个省区的水果生产企业和满洲里出口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外贸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帮助陕西果业局等开拓国际市场,为国内客户与国外客户搭建市场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第六,实行5+2工作制。在工作日内,随时报检,随时检验检疫。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安排专人值班,随时对出口水果和蔬菜进行检验检疫,保证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第七,加强出口企业诚信管理。与满洲里辖区内水果包装厂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树立质量和信誉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制观念,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第八,改革植检证书出证模式。为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其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口岸通关速度,对原有果菜植检证书出证模式进行改革,使拟稿和出证速度双双提高2-3倍,并得到了毗邻俄罗斯赤塔州植检部门的认可。第九,促进地方农产品出口。与满洲里市东湖区管委会签署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合作协议,保证地产出境蔬菜的安全卫生质量,保护国外消费者的健康,维护满洲里广大蔬菜种植户的利益,支持满洲里地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创汇。第十,完善出口退运管理办法。对出口退运货物实施百分之百调查处理与检验检疫。通过对出口原始记录进行核查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及时分析退运原因,掌握退运动态,了解企业管理状况及俄罗斯检验检疫情况,减少退运发生,降低企业损失。第十一,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毗邻俄外贝加尔边疆区植检部门建立交流互助机制,信息交换机制,退运反馈机制,保证出口果菜符合俄方检验检疫标准和要求,有效减少出口货物退运的数量,进一步畅通果菜出口绿色通道。第十二,妥善应对突发事件。针对山东省发生1起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韭菜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调整检验监管方式,加大对来自山东韭菜等高风险蔬菜的农残检测力度,完善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建设,保证了每批出口果菜的质量安全。

  截至2010年10月,经满洲里口岸出口果菜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5.5 %,这是金融危机以来,满洲里检验检疫局行之有效的多项举措,推动了对俄出口果菜实现了小幅增长,也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出口铺平了道路。特别是2010年满洲里市又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无疑为满洲里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果菜出口,保证质量安全,开拓国际市场,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服务层次,为支持和扩大满洲里口岸果菜出口保驾护航,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 孔维维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