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笔试在内蒙古大学进行。据悉,本次公选工作是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的,面向全区采取不定岗方式分类选拔15名副厅级领导干部。本次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要求报考人员为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员,这也是内蒙古首次公开选拔40岁以下副厅级领导干部。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自治区公开选拔领导小组组长李佳巡视笔试考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纪检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负责人陪同巡视。
据了解,本次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要求考生必须具有全日制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在职教育国家有关部门承认的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正处级领导职务满1年或副处级领导职务满4年以上,在自治区、盟市直属党政群机关工作的,须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或1年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含挂职锻炼)。对于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报考人员,对其任职时间和基层经历条件给予放宽。自治区范围内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含中央驻区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本次公选共有458人报名,经各盟市、厅局、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真初审,自治区党委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复审,433人通过资格审查参加笔试。据悉,本次公选进入面试人员的比例为1:5,进入考察阶段人员的比例为1:3。
据介绍,本次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选拔时机比较好。在“十二五”即将开始时进行公选,虽然公选的是15名领导干部,但能发现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于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二是选拔对象年龄比较小。要求在40岁以下,有利于改善盟市、厅局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有助于领导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选拔方式比较新。分两个报考类别,具有旗县、乡镇领导工作经历的为第一类别,有其他工作经历的为第二类别。分类选拔年轻干部在我区是第一次,突出强调旗县、乡镇领导工作经历也是第一次。这次公选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对进一步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二是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方针;坚持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本次公选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不断优化盟市厅局领导班子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探索和实践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我区干部队伍年轻化水平,形成科学的干部队伍年龄梯次配备,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本次公选工作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全区各级党组织进行了广泛动员,各类新闻媒体积极跟进宣传报道,切实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文/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