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以来,通辽市从建立健全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和提升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扩大全市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的质量,使通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已经对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7630人,为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亿元。全市新增创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163万户,创业带动新就业人数达到8.1万人,创业带动新增就业1.5万人。创业已经成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一大批城乡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生活有了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大批创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涌现,拉动了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吸纳社会就业和涵养税源的新亮点;全市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创业热情日渐高涨,创业政策日渐完善,创业环境明显改善,政府鼓励支持创业、企业引领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全社会齐心协力扶持创业的良好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过程中,通辽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扶持体系。市直各部门明确了各自在促进全民创业和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和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使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更加完善。同时,积极发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和农牧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职能,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研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在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方面,市就业部门加强了创业培训教学的科研工作,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始终保持创业培训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培养不同层面的创业主体,将所有城乡有创业有望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劳动就业部门与教育、工会、妇联、团委、残联、民政、农牧、司法等部门及各类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各大企业等单位携手,积极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进校园”、“创业培训进社区”、“创业培训进村屯”、“创业培训进监狱”、“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等活动,使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工作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壮大了创业主体队伍。各级就业部门还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全民创业工程的深入实施提供良好的技能人才支持。市委政府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各项培训资源,面向广大城乡失业人员,重点实施了“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农村牧区零转移家庭万人技能培训工程”,为全市全民创业工程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提供了大量的技能人才。(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