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 中国军情 正文
武警水电部队建设青藏联网工程医疗卫生保障线
内蒙古新闻网  10-11-29 11:4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解放军报  
 

  穿越莽莽昆仑、跨过唐古拉山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犹如象征吉祥如意的东方哈达,把青藏高原和内地紧紧相连。近日开工建设的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将成为又一条造福青海、西藏人民的幸福天路。曾在西藏电力建设中屡建奇功,被誉为“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武警水电部队,又一次迎难而上,在千里青藏线神话般地建起了一个个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综合医疗救治站,日夜守护着高原电网建设者的生命安康。

  从起点上把好每一名高原建设者入口关

  位于青海格尔木的青藏联网工程习服基地,是千里青藏线医疗保障体系的起点,自工程开工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建设者到这里报到,他们在这里度过一周的习服期,经由武警水电部队的医生严格体检之后,才能上高原参加电网建设。

  习服基地的武警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审查核对数百份体检表。“总指挥部给青藏线定下的目标是,高原病零死亡、零伤残、零后遗症,因此我们责任重大。”武警水电部队青藏联网工程医疗卫生保障总院院长唐爱科说。

  为了实现“三无目标”,自5月份工程启动以来,武警水电部队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医生、护理、卫生员培训班,确保自身上线人员素质过硬。按照青藏线特点,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按照高原准入规定,习服期间,为每一名建设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高原病、地方病、传染病预防培训,明确规定体检不合格人员不上线、未经基地习服人员不上线、未经培训人员不上线,先后为青藏联网工程输送了上万名体格健康,心理素质过硬的高原建设者。

  千里青藏线上筑起生命防护网

  西大滩、昆仑山、五道梁、唐古拉……从格尔木到拉萨的千里青藏线上,处处都有武警水电官兵战斗的身影。

  青藏联网工程所经线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超过900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强辐射和鼠疫疫源等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对建设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劳动能力构成了极大威胁。

  为保证每一名建设者的身心健康,武警水电部队承担该工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后,迅速抽调280多名精干官兵,购置25辆高原救护车、9台(套)制氧机、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克服高原缺氧、通讯不畅等困难,迅速投入卫生医疗站的施工建设。

  空气最为稀薄的五道梁卫生所,吃不到新鲜蔬菜,打不了电话,晚上只能吸着氧气才能入睡。官兵们克服困难,利用五道梁兵站的旧营房保质保量完成了医疗站建设任务。卫生所所长张保兵感慨地说:“都说到了西大滩,两眼泪汪汪;到了昆仑山,如到鬼门关。我们就是要在鬼门关里建成高原上最好的医疗站,让它成为高原病患者的新生起点站,造福沿线各族人民的健康乐园定点站。”

  正是有了这种海拔高志气更高的战斗精神,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武警水电官兵在平均海拔4500米、长达1038公里的青藏线上,每30公里建起了一座能随队寻诊的一级医疗站,每100公里建起了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二级医疗站,与位于格尔木、拉萨的两家三级医疗机构,构成一个覆盖整个青藏联网工程施工区的立体医疗保障防护网。

  从水电官兵驻守青藏线至今的短短4个多月间,沿线各医疗站已为高原电网建设者和各族群众诊断治疗25000余例,成功抢救了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40例,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