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 中国军情 正文
军队社会化保障:如何突破医保瓶颈
内蒙古新闻网  10-12-08 18:2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远离体系医院的离退休老干部如何搞好医疗保障?远离体系医院的边海防和分散部队如何进行医疗保障?请看来自江苏省军区的报道——

有了“红色医疗卡”,老干部看病更放心。[俞新昌 摄]

  近年来,作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江苏省,军地双方建立医疗费用一体化统筹制度,创新医疗保障社会化模式,解决了远离体系医院的老干部与部队官兵就医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深化医疗保障社会化新路。省军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军保障社会化工作先进单位”。

  一张看病“红色医疗卡”化解的是担忧,带来的是欣喜

  记者在江苏省许多城市中心医院看到,门口一块块“部队定点医疗单位”的铜牌格外醒目。老干部只要手持一本“红色医疗卡”就可前来就医,医院不仅为他们建立医疗健康档案,还专门开设“军队老干部病房”,做到优先诊治、优先入住,把医院“搬”到了家门口。

  近年来,江苏省军区许多干休所老干部均进入“两高”期,但普遍面临远离体系医院,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省军区积极探索“开门办医”之路,与地方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制订出台了《军队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社会化改革实施办法》,确立一批医疗保障社会化定点医院,使老干部享受到就地就近医疗带来的便利。

  今年88岁的盐城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蒋佳成,患冠心病20多年,多年来一直到150公里外的体系医院就诊,看病就医麻烦不说,亲属陪护也不方便。推行医疗保障社会化后,干休所请蒋老转诊到地方定点医院时,他心存疑虑:“地方医院诊疗费用较高,就诊超过标准医疗经费,缺口怎么解决?转诊地方后按标准经费治疗,质量下降如何应对?”

  蒋佳成老人的疑虑并非个别。为做好“开门办医”下篇文章,江苏省军区积极协调地方卫生和财政部门,将老干部医疗费用纳入地方医疗体系,使军队老干部享受与地方老干部同等医疗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统筹机制,把军队老干部医疗标准经费与各种补贴经费合并,设立军地医保统筹医疗基金,部分超支医疗经费由地方财政、干休所和定点医院按比例分担,成功走出了一条“军队交纳医保基金,地方政府财政兜底,驻地医院提供服务”的保障新路子。

  泰州军分区离休老干部张健帮今年96岁高龄,患有胰腺炎、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去年他两次到地方中心医院治疗,医疗费达10余万元。泰州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干休所中类似老干部不少,军分区通过科学统筹医疗经费‘抱团取暖’,加强军地联系合作‘合理减压’,既最大限度节约医疗经费,又确保老干部‘老有所医’不降低医疗质量。”

  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张本印对记者说:“深化医疗保障社会化改革后,老干部实现小病小痛不出门、检查治疗不出城、大病急病不担心、住院照顾不用愁,满足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特殊需求,避免了干休所医疗车辆常年奔波往返体系医院,实现经济效益和保障效益双赢。”

  一条医疗“绿色通道”少跑的是寻医路,排除的是看病难

  泰州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王蹬光,是医疗保障社会化的受益人之一。几年前他被诊断患肝癌后,想到权威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肝胆专科救治,但按照规定只能在附近体系医院就诊。改革后,干休所通过地方医保机构协调,将他转入长海医院进行两次手术,泰州市老干部医保中心将费用全额报销。手术后,王蹬光转入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干部病房进行常规恢复治疗,几年来病情稳定。

  像这样的“异地治疗报销”政策,不仅使老干部能够跨地区享受到优质特色医疗资源,还能使长期远离驻地居住的老干部,享受到医疗保障社会化的方便实惠。江苏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常高潮说:“我们按照方便、灵活、自愿的原则创新服务机制和模式,从每名老干部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医疗保障社会化工作引向深入。”

  几年前,泰州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倪鸿鸾患慢性肾功能衰竭,每周须3次往返到上百公里外的体系医院进行“血透”,每次干休所都要派车派人全程陪同。改革后,他转入近在咫尺的泰州市人民医院医治,方便快捷。

  在推行医疗保障社会化改革中,省军区后勤部按照“双向选择”的思路,既兼顾少数老干部去体系医院看病的需求,也为在地方定点医院看病的老干部开辟“绿色通道”:对异地治疗的病人,采取患者先行垫付、后持有关材料审核报销的办法,同时各级给予小散远单位门诊社会化保障补助经费;在依托定点医院进行医疗保障中,军地双方采用定点医院记账、年底由社保局按医保基金报销、超支部分由市财政局核报的方式。

  各军分区还与地方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签订规范协议,规定对军队医疗保障对象治疗伤病所必需的、符合军队就医规定的诊疗和用药要确保;选取医疗服务质量好的中心医院建立“动态医疗保障网”,开通贯通地方医院和各级机关值班室的“120”医疗服务热线,初步形成军地联合、纵横贯通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一个就医“绿色窗口”方便的是边防基层,惠及的是千万官兵

  走进江苏省军区某海防营,记者看到官兵人人手中有一张电子医疗卡,拿着它官兵们可以到附近地方定点医院就诊。推行医疗保障社会化改革以来,该海防营所在军分区与地方医院签订协议,为每名官兵建立健康档案,并与地方各级卫生系统协商出台了优先候诊、优先检查、优先化验、优先领药、优惠药费、挂号费全免等“五优一免”政策,专门为官兵开设军人“绿色窗口”方便就诊。

  为提高医疗保障社会化的质量,各地市“协作医院”为官兵开通了“医疗咨询热线”,定期召开部队医疗社会保障联络会;共同出台《驻军小远散单位定点医疗实施细则》、《门(急)诊社会化保障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从医疗内容、方法、步骤到用药、护理、经费决算等进行规范;规定在部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和应付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出动实施伴随保障,紧急情况下部队及时使用地方医院救护车。

  去年,盐城军分区某海防营战士李铠在野营训练时,突发急性胸膜炎危及生命,接到求救电话后,就近的地方定点医院派出救护车紧急抢救,使他转危为安。

  为拓展医疗保障社会化服务范围,省军区还探索将享受军队免费医疗的老干部家属医疗费用纳入地方统筹管理,并积极吸纳军队职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探索制定符合小散远单位特点的商业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为切实保证每一分医疗保障经费都用在“刀刃”上,省军区后勤部门出台激励措施,监督各分区对单位加强医疗经费的管理,鼓励官兵树立合理消费意识,防止过度消费。同时他们还与地方医疗系统合作加强医疗服务管理,由定点医院负责患者的身份认证、诊疗用药范围与医疗费用管控等,防止乱开药、滥收费和病人盲目用药等现象发生。(俞新昌 田亚威 朱达)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