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通信3G 正文
手机丢“手机钱包”就没 “不能挂失”成技术瓶颈
内蒙古新闻网  10-12-13 10:5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原先存里面的钱无法挂失,补办卡后新“钱包”余额为零

  银行卡丢了,可以挂失;手机丢了,号码可以冻结。若是“手机钱包”丢了呢?用户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最近手机丢失,当他拨打某运营商客服电话,要求挂失“手机钱包”账户时,却被告知“无法操作”,这让他非常不理解。

  李先生对记者说,该运营商的客服人员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称“手机钱包和公交一卡通一样,丢了就丢了,没办法的。”而他却认为,自己在办理手机钱包相关业务时,是按照实名制进行办理的,“应该安全性很高,而且,我的手机钱包消费明细是可以上网查的,怎么就不能挂失呢?”

  记者发现,正如用户李先生所说的那样,目前提供手机刷卡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均不能对“手机钱包”账号进行挂失和资金冻结。也就是说,捡到手机的人可以继续刷卡消费,直至“手机钱包”内余额耗尽。某运营商客服人员的回答也证实了这一点。她说,运营商的“手机钱包”政策是“不透支、不取现、不计息、不挂失”的“四不政策”。手机丢了以后,用户可以到营业网点凭身份证补SIM卡或者UIM卡,但原先存在“手机钱包”里的钱就无法挂失了,与新卡片捆绑的新“手机钱包”在补卡以后余额为零。客服人员对“手机钱包”的使用建议是,用户平时随时消费随时充值,一次性充一二百元。她补充说,运营商为了保护用户,也设置了充值上限,一般在500元—1000元以内。

  “手机钱包”为何不能挂失?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手机钱包”属于“离线消费”范畴。而银联POS机等消费终端是“在线”的,一旦挂失,这类终端能做到实时响应,银行能立即把卡里的消费金额进行冻结。“离线消费”的终端就不行,比如使用公交卡时,公交车开在外面,最起码得等它进站以后才能更新信息,实现对某一遗失账号的冻结。

  “离线”也罢,“在线”也罢,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几百元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手机钱包”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本市三大运营商通过跑马圈地,已在本市地铁、公交、百货商场、大卖场、便利店、快餐店、咖啡店等渠道铺设了数千上万台能够刷手机的POS机。而“手机钱包”这种新型支付方式要后来居上,关键应尽快加大投入,解决“不能挂失”的技术瓶颈,这样老百姓消费时才能无后顾之忧。(记者 吴卫群)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