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正文
“8分钟约会”广告进大学校园 校方称不贸然禁止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1 16:0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2月19日8时30分许,北华大学南校区。

  中文系大三学生杨天(化名)刚刚起床,准备吃饭上自习,室友小林(化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单身男,你结束单身的时候到了,赶紧去吧!”

  杨天看了一下小林扔过来的广告:“8分钟你闪电约会了吗?”上面写着宣传语及约会规则。

  “8分钟约会”广告进校园

  “广告语挺吸引人的,说约会有趣、高效、经济、安全,可以接触更多异性。还有一句广告词:‘不一样的8分钟,探寻爱情的滋味’,‘也许找到属于你的,只需要8分钟’。”杨天说,看了广告,他还真心动了。

  8分钟约会时间为12月24日到26日,聚会开始后,男女嘉宾入座相谈8分钟,之后随机调换位置,所有嘉宾调换3轮后活动结束。报名费用为男士30元,女士免费。

  几个大学生说,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活动,这次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

  大学生态度不一

  10时许,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位大学生。

  “通过这种活动,不说能不能遇到合适的,就是多认识些人,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挺好的啊。”刘同学说。

  李同学也提到可以当作是一次锻炼,“多认识人没啥坏处,我还加入了几个交友群,因为我想早点参加工作,多锻炼一下自己,见识更多的场面,是好事。”

  有的同学担心活动的安全性和效果:“跟一群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聊一些不知道从何开始的话题,之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当天报名者近20人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吉林市嘻游桌游吧老板王志伟介绍:“8分钟约会”的广告19日是第一天发出,到当天16时许,接到的报名者数量将近20人,多数是女大学生。“我们组织这个活动是面向全社会的,在河南街、东市场等繁华商业区都发放了传单,报名的几乎都是大学生。”

  王志伟说:“这种速配活动电视上已经有很多了,吉林市还没有听说。我觉得这个活动没有多么惊天骇地,大家完全可以轻松面对。”

  校方:在安全前提下参与

  对于此事,北华大学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王老师说,学校不会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过多干预。“大学生是成年人,已经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确定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至于参与哪种活动、如何参与,学校都不会过多干涉。对新出现的事务,学校不会贸然提倡或者禁止,但是,学生应该首先确定安全前提。”

  -“8分钟约会” 1999年风靡起来

  这个活动的前身是Speed Dating,最早来自犹太人的一个传统习惯——年轻的单身男女,定期在长辈的陪伴下见面,以避免族外通婚。

  1999年,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犹太教成员制定了游戏规则后,快速约会马上在全美各地风靡起来,一批专门策划快速约会的礼仪公司应运而生。随后,这个活动很快风靡世界。

  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也描绘过这样的约会场面,使得它更广为人知。

  -约会规则 和异性都能谈遍

  每一个参加者都有机会与所有参加活动的异性进行交谈,时间被规定为8分钟。

  交谈中,不能询问对方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和住址,更不能无故纠缠对方。即便聊得投机,也要遵守8分钟的谈话时间。但可以将想结交的朋友的编号记下来,再通过活动的组织者去进一步联系。

  -为何是8分钟 会产生 “最好的认识”

  为什么要将8分钟定为约会双方交谈的时间呢?

  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陌生人初次见面,在30秒内大脑皮层就会对对方产生初步印象,而8分钟恰好是人与人初次交往时长度最佳的时间段,人们往往会在这段时间里将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现出来。

  而一旦超过了8分钟,这种能力就开始下降;而短于8分钟,双方又不会尽兴。因此,这8分钟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最好的认识”。(记者李洋)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