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亚洲新闻 正文
韩射击后仍忐忑,朝称不值得应对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1 09:4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CNN:朝鲜同意核查人员重返,同意谈判1.2万根核燃料棒问题

  ▲12月20日,民众在韩国首都首尔火车站观看有关实弹射击训练的新闻。新华社发

  韩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官员2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韩国军队在延坪岛的实弹射击训练从当地时间14时30分开始,于16时04分结束。

  韩军结束延坪岛射击训练

  韩国国防部官员在射击训练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演习主要内容是完成上月23日射击训练因延坪岛炮击事件而未完成的训练量。据介绍,韩国军方动用K-9自行炮、105毫米牵引炮、“火神”防空炮、81毫米迫击炮等所有现有火力,对延坪岛西南方向的海域进行了射击。

  韩国军方官员表示,虽然射击训练已经结束,但为了防范朝鲜对韩国的射击训练进行回击,韩国陆、海、空军的战斗力量目前仍保持戒备状态。韩国空军出动了F-15K战斗机前往西海上空待命。同时,包括“世宗大王”号驱逐舰和韩国型驱逐舰等在内的10余艘军舰集结在“西海五岛”附近海域。

  韩国各界对军方举行射击训练的消息十分关注。街头公共电视屏幕前挤满了观众。除了韩国朝野政党意见对立外,民间立场也是各不相同。有人表示支持,认为韩国有权举行军事训练遏制挑衅,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没有必要刺激朝鲜,徒然给国民制造恐惧,更多的人则对朝鲜半岛的局势表示担忧。

  在延坪岛上经营小旅馆的宋英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射击训练虽然结束,但我们心里还是不踏实。我们只能待在防空洞里,直到政府说外面安全了才能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平静的生活啊!”延坪教会的宋仲燮牧师则说,“训练结束了好,我们心里也能踏实点”。朝鲜军方此前警告说,如果韩方执意举行训练,朝鲜将进行“难以预测的自卫反击”,其强度和范围将超过上次。

  韩朝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边界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18日说,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千钧一发,高度复杂敏感,中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忧虑。他表示,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

  美媒说朝考虑建美朝韩三方军事委员会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20日电(记者易爱军冉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报道,经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比尔·理查森斡旋,朝鲜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

  CNN说,朝鲜还同意就出售1.2万根核燃料棒并将其运往国外展开谈判,“这些核燃料棒足以制造大约6至8件核武器”。此外,朝鲜还同意考虑理查森的建议,即成立一个由美国、朝鲜和韩国三方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并在朝韩军方之间设立热线电话。理查森同时敦促朝鲜不要针对韩国举行的实弹射击训练采取“攻击性措施”。

  理查森应朝鲜外务省第一副外相金桂冠邀请于16日访问朝鲜。美国国务院强调此次访问属于私人性质,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理查森迄今已8次访问朝鲜,与朝方关系较为密切。

  射击前,安理会8个多小时闭门磋商无果

  据新华社联合国12月19日电(记者白洁顾震球)在经过8个多小时的闭门磋商后,联合国安理会19日未能就当前日趋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问题达成一致。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当天在会后对记者说,由于分歧严重,目前安理会理事国“不太可能”形成一致意见。赖斯说,美国认为朝韩双方都应该“以一种能够推动和平与安全的方式应对当前局势”。她说,目前安理会尚未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就目前来看,现存的分歧不太可能得以弥合”。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会后对记者说,俄罗斯18日就要求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这不仅因为俄罗斯对目前朝鲜半岛局势严重关注,也因为事发地点离俄罗斯领土极为接近,因此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据外交人士对新华社记者透露,朝鲜和韩国的代表也出席了当天安理会的闭门会议,并在会上阐述了各自的立场。(记者姬新龙)

  相关报道

  朝鲜:韩国“偷偷变更射击区和弹着点”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