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感动你我 正文
男子致富后回报村民 自掏腰包发过节费坚持十载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2 17:0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这是第十个年头了,因为有马大哥的捐款,每年的春节都会过得宽裕些”。今天上午,通州区企业家马文彦自掏腰包40万,为通州区台湖镇董村村民每人发放500元过节费。60年前,马文彦就出生在董村,曾是村里最穷的放牛娃。经过多年打拼,马文彦终于脱贫致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乡亲们,此次捐款已是他“群发”红包的第十个年头。

  今天上午10点,上百户村民聚集在台湖镇董村9号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几分钟后,马文彦和家人走进院子。“马哥新年好啊”,问候声此起彼伏。在家人的陪同下,马文彦将手提包打开,把40万元现金交到村干部手中,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再由村干部把钱分发到每个人手中,一个四口之家就能领到两千块钱“过节费”。村民冯先生手握现金,激动地说:“有了这笔钱,我家孩子明年的学费就不愁了”。

  “现在,能有这样行为的人不多了。”今年76岁的徐大爷非常感慨。据徐大爷介绍,60年前马文彦就出生在董村,他家当时特别穷,几个孩子都上不起学,有时家里吃不上饭,是吃着董村的百家饭长大的。徐大爷说,那时马文彦常去学校“蹭课听”。有一年春节,村里有个外出打工的有钱人开辆车回来,给每个娃发放了3块钱的过年费,村人羡慕极了,“从那时起,马文彦就立志,致富以后不能忘了村里人。”

  “小时候穷,现在有钱了,也得想着咱村的父老乡亲们。”马文彦说,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数年前,他开始创业,刚赚了些钱,就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几千元钱,帮村里新建了小学。2002年5月,他又出资6万多元购买一辆面包车,捐给本村的45名小学生,“从那时起,孩子们上学不用走路了,基本解决了娃娃们上学出行的困难。同时,家长也减轻了负担,没有了担忧。”

  “这个捐赠我还要坚持下去,只要我的企业还在,就不会忘记咱村人。”看着兴高采烈的乡亲,马文彦坚定地说。(记者 陈坦)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