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时值农历冬至,上海出现规模达百万的扫墓“大军”。在扫墓人数迎来高峰的同时,申城一些公墓的落葬穴数却在减少,说明不少市民不再“扎堆”冬至日落葬。
早上7点不到,申城通往各大公墓的公路上便可看到为数众多的扫墓车辆,扫墓“大军”一度导致个别高速公路拥堵。记者在沪上公墓松鹤墓园看到,墓园的停车场在早上8点后便“车满为患”。
同时,数以万计参与祭扫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轨交11号线毗邻申城安葬人数最多的松鹤墓园,从当天头班车开始,11号线的拥挤程度便已似上下班高峰时间。
据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中心统计,冬至当天沪上出行祭扫的市民人数达到102余万,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此间选择在冬至日落葬的丧家在减少。22日,沪上最大公墓滨海古园的落葬数仅为910穴,10年来第一次低于1000穴,而且已是连续6年下降。此外,松鹤公墓落葬数为1800余穴,比去年锐减6成。福寿园落葬数为380穴,连续两年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下降。
为缓解冬至、清明两个节气当天的交通压力,“错时落葬”是申城公墓近年来一直提倡的,上海殡葬部门多番呼吁市民不必挤在冬至落葬。
这一倡议渐渐被市民所接受,据记者了解,不少上海市民已不再“扎堆”落葬,而是选择在冬至前夕的周末落葬亲人骨灰。据统计,今年冬至前夕,上海共有106余万人出行扫墓,超过了冬至当天的扫墓人数。(记者宗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