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通信3G 正文
联通年底再掀3G价格战资费竞争或成争夺用户关键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3 10:2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电信资费的高低从来都是影响3G替代2G进程快慢的关键因素。

  日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继公布了最新的用户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3G用户数分别达到了1883.5万和1277.6万,单月新增3G用户数分别为185.4万和112万。没有单独公布3G用户数的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数为251万。

  根据工信部要求,2011年,中国3G用户总数将达到1.5亿,而目前移动、联通和电信3家的3G用户总数还不到4000万。

  对此,电信专家付亮表示,阻碍3G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价格。当前三家运营商的用户数、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等数据都还没拉开差距。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3G资费还是有些偏高。因此,三家运营商谁会在明年这场3G竞争中取得优势,怎么制定资费套餐很关键。

    联通46元3G套餐拉低门槛

  上周,中国联通推出了月消费金额仅为46元的3G“C套餐”计划,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低3G套餐资费”。

  付亮指出,和移动、电信不同,联通3G资费独立成体系,并且强调资费全国统一的方针。“但其实联通今年的2G资费下调幅度不及其他两家,3G资费除了今年5月在推出B套餐计划的同时对A套餐进行梳理外,更多是在扩大资费方案,并没有多少下调”。

  今年5月,中国联通取消了1688元每月的最高一档套餐方案,本月又推出了每月46元的最低一档套餐方案。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联通凭借3G制式上的优势和iPhone的影响,已经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每月66元和46元的资费方案更是把众多低端用户也揽入囊中。

  在推出C套餐之际,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方面表示,这次推出的系列套餐是专门针对每月通信消费在50到100元之间的目标用户群。除了手机资费套餐覆盖面扩大外,中国联通在上网卡资费上也有调整,最低门槛从原来的每月150元1G流量,降低到了每月80元500M流量。

    移动电信每月降幅10%?

  和中国联通将3G资费独立成系统不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并没有严格区分2G、3G资费。

  付亮指出,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各地的资费套餐由各地分公司按照当地竞争格局和物价水平制定,因此很难比较两家谁降得更多。“但趋势是确定的,今年电信资费确实一直在下降,移动、电信两家的降幅均在每月10%左右。在春节假期、学生开学等特殊的时间节点,各地移动、电信分公司还会推出针对性、阶段性的优惠资费方案”。

  本月以来,中国电信就推出了针对国际漫游用户的新天翼国际卡,国际漫游资费平均下调50%,最高降幅达81%。中国移动虽然没有推出全国性的3G促销活动,但在许多城市都发动了买手机获等额话费的大幅优惠。此外,移动和电信都在酝酿通过降低3G智能手机的价格来争夺市场的计划,两家公司已定制了大批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准备投放市场。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对于上述三家运营商当前的竞争局势,中国电信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张明天近日在一个业内论坛上表示,虽然3G时代国内三大运营商竞争更为激烈,但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随着携号转网试点的启动,电信业的存量市场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张明天指出,根据三家运营数据,中国移动用户市场占有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收入占比仍在持续上升。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明显增长,但收入市场份额却在下降。

  张明天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RPU。从三大运营商全网移动电话ARPU值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ARPU值都在增加,而中国电信的ARPU值在减少。“用户价值已经成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携号转网试点的启动,张明天认为,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存量用户竞争时代,运营商必须全力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据了解,中国移动目前正在大力提升网络渠道服务能力,通过“以指代步”的方案方便用户交费、咨询等服务;中国联通则提出3G服务领先口号;而中国电信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聚焦移动业务,健全服务体系,完成服务标准项平均达标率超过95%的目标。

[责任编辑 曹琳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