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农民正在打场、脱粒晒粮。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了解到,今年内蒙古克服暴雪以及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和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全区粮食总产量预计超过21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今年4月,正值春播生产自西向东陆续展开之际,内蒙古出现了罕见的持续低温天气,4月平均气温较常年低4℃至5℃,大部地区达到1971年以来最低值或者次低值,导致土壤解冻缓慢,西部地区春播进度缓慢,东部地区春耕春种难以适时进行,大田作物播种期西部地区延迟5天至7天、东部地区延迟8天至15天。此外,进入6月份,内蒙古持续高温少雨,气温前期低后期高,降水前期多后期少,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灾害,内蒙古各级政府和农牧业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措施,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据了解,今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为8300万亩以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加253万亩,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五大作物五项核心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150万亩。在播种的农作物中,玉米占的比重最大,玉米的产量将占粮食总产量的68%。
此外,今年内蒙古粮食继续保持增产增收,还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惠农惠牧政策的实施。截至目前,全区已经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5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牧业丰收创造了条件。
同时,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注重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促使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今年,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66%。(记者王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