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内蒙古惠民一卡通交给老百姓一本放心账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7 09:12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本网综合  
 

  【阅读提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对现行惠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进行改革,对惠民补贴资金将全部实行“一卡通”方式发放,于2008年2月建立信息平台,实行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改革推开后,各类惠民补贴资金将全部通过“一卡通”的形式按季度发放给农牧民。“一卡通”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惠民补贴资金的挪用、截留、不及时发放情况的发生,使惠民补贴政策、项目、标准、资金等情况群众心中有数,交给老百姓一本明白账、放心帐,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我区惠民资金一卡通确保百亿元补贴无跑冒滴漏

  记者昨日从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退耕还林补贴、征地拆迁补贴……在这些惠民补贴款的发放过程中,我区率先推行一卡通惠民资金发放新模式,已累计将上百亿元补贴款直接划到群众手中,杜绝了财政补贴资金“跑、冒、滴、漏”现象,建起资金流失防火墙。

  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托财政部“金财工程”系统,自主研发了财政补贴资金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的财政惠农资金直接划拨到农牧民在银行办理的一卡通储蓄卡中,减少了中间环节。巴林右旗牧民吉日嘎拉告诉记者:“过去每年领取退牧还草等补贴款都要到离家50多公里远的苏木,还得开介绍信,东盖章西签字。现在只要在村里看补贴公示就知道自己的卡里有多少钱了。” >>>>详细


【政策扶持】

“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突破100亿元

  记者从自治区综改办获悉,截至11月30日,全区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达100.17亿元,涉及38类120项补贴,累计惠及398.92万户城乡居民。

  在经“一卡通”发放的100.17亿元总额中,发放给农民、牧民、城镇居民的补贴资金分别为83.19亿元、13.83亿元、3.15亿元;受益农民、牧民、城镇居民分别为345.28万户、38.81万户、14.83万户。“一卡通”发放补贴主要包括对种粮农民直接和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农村社会救济、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牧民燃油补贴等。 >>>>详细

内蒙古“一卡通”惠及1285万城乡居民

今年以来,内蒙古“一卡通”发放资金75.15亿元,涉及35类94项补贴,累计惠及1285万城乡居民。与2009年同期相比,新增49.86亿元、887.75万人、7类48项补贴,发放金额与惠及面均翻3番,发放补贴种类翻2番。

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启动财政补贴资金申报、审批、发放环节电子签章数字认证和城镇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延伸改革工作。

据了解,补贴资金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良种补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业保险赔款等方面。“一卡通”发放总额中包括了12项城镇居民补贴资金6390.91万元,19项地方政府自行出台的补贴8428.64万元。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一卡通”发放把“惠民”放在首要位置,下达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指标60多亿元,发放速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先进的发放系统和管理手段促进了“富民强区”保障能力的稳步提高。

据悉,内蒙古实施“一卡通”发放,特别是在审批环节运用无纸化电子签章后,减少了补贴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发放效率大幅度提升,发放速度从过去的几个星期到最快时几分钟就能全部完成。而且,资金发放前要公示,发放后可查询等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资金发放的透明度,广大农牧民能够及时、足额领取补贴资金,政府省时省力、群众满意拥护,上访案件大幅度减少。(记者 史生荣 通讯员 池洋漾)

“一卡通”:亲民 利民 惠民

   内蒙古上半年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超73亿元。这无疑体现了政府亲民、利民、惠民的壮举。今年以来,内蒙古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城乡居民的补贴力度,并借助成熟的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系统,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一卡通”发放呈现出良好势头,体现了党和政府保民生、促发展的理念,使全区广大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增加,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最终成果只有体现到老百姓身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施“一卡通”发放,特别是在审批环节运用无纸化电子签章后,减少了补贴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发放效率大幅度提升,发放速度从过去的几个星期到最快时几分钟就能全部完成。资金发放前要公示,发放后可查询等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资金发放透明度,广大农牧民能够及时、足额领取补贴资金,给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政府省时省力、群众满意拥护,从而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优质、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卡通”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它深入推进改革,提高了行政效能,实现了城乡资源共享,促进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展大鹏)


【试点工作】

财政补贴“一卡通”方便包头九原城镇居民

  日前,记者从九原区财政局获悉,为了使财政的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及时、安全地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九原区率先把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对象从原有的农牧民扩大到城镇居民范围。

  九原区财政局借鉴过去一年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的成功经验,于本月初,通过“一卡通”系统,在补贴资金申报、审批、发放环节采用电子签章数字认证技术,发放了第一笔城镇居民补贴项目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47010元。据九原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笔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人一卡’的形式直接拨付到享受补贴居民的手中,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和萨如拉街道办事处两地的城镇低保居民享受了实惠”。

  截至目前,九原区财政局已为5410户通过身份核查的城镇居民发放了“一卡通”补贴金牛卡,并还在继续采集城镇居民信息,为下一步城镇居民补贴发放全面展开奠定基础。(记者 王舒 通讯员 贾志军)

惠农卡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阿拉善盟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2亿元

  “过去跑了社区跑部门,领点补贴真费事。”社区居民王大爷说。自今年无纸化数字证书签章“一卡通”延伸改革在全盟推开后,群众过去几天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几分钟内即可办妥。

  “一卡通”延伸改革的核心是将财政补贴资金从财政局国库直接打入个人账户,从而减少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改变过去资金多头发放、管理部门多、管理成本高、发放不及时的弊端。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将财政补贴农牧民及城镇居民纳入“一卡通”发放,二是财政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批、核实、发放实现无纸化电子签章。

  截至目前,全盟各级财政部门已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各类财政补贴资金1.2亿元,发放项目涉及城镇牧区低保、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孤儿保障金、公益林护林员工资、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等25类48项。其中,除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外,全盟4个旗(区)通过“一卡通”共发放城镇居民补贴480万元。(作者:孙海燕)

巴彦淖尔一卡通发放城乡补贴5.91亿

  记者昨日从巴彦淖尔市政府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的各项城乡惠民惠牧补贴项目有17类29项,补贴资金共计5.91亿元,其中:种粮农民直接补贴5649.1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3976.32万元,禁牧舍饲退牧还草补贴6563.96万元,退耕还林补贴6818.63万元,农村社会救济补助1713.02万元,农村牧区建国前老党员补助2.02万元,农村牧区家庭计划生育补助9.59万元,库区移民补助210.57万元,农牧业良种补贴3228.41万元,村组干部固定报酬和误工补贴资金446.73万元,农村拆迁、征地补助资金2732.5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2.6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643.84万元,农业保险赔款5376.12万元,城镇居民补贴80.02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267.99万元,地方政府补贴344.75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48万元。

  据了解,2008年12月,巴彦淖尔市通过一卡通管理系统,为农牧民发放了第一笔补贴资金,共计8.7万元。(记者白忠义)

察右前旗医保就医“一卡通”惠民又便民

  察右前旗为提高医疗保险工作效率,切实方便参保职工就医、购药,并确保全旗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险待遇,该旗的医保定点药店从2007年的1家已扩展到现在的18家,使土镇镇内各主要街道均有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很好地方便参保人员就近看病购药。

  同时,经过2009年一年多的准备工作,该旗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医疗保险IC卡刷卡就医。察右前旗充分发挥了“金保工程”网络平台的作用,全旗2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全部实现网络联结,统一规范程序软件、数据接口、基础数据及功能模块,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达到医保经办机构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直接联网结算。全旗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参保人员持有医疗保险IC卡,参保人员可通过“金保工程”网络系统直接到各定点医院、药店办理就诊、购药、住院、转诊等服务,进而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卡通”的目标,实行医疗保险“一卡通”,察右前旗走在全市的前列。(王蓉蓉)

乌海市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延伸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下半年起,乌海市在现有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又启动实施了惠民补贴“一卡通”延伸改革。目前,此项改革稳步推进。

  据了解,推行“一卡通”延伸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确保惠民补贴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延伸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今后,在惠农补贴的基础上,凡属财政预算安排直接支付给城镇居民的各类补贴项目也逐步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同时,开展电子签章工作,以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发放成本。 >>>>详细

锡林郭勒盟“一卡通”管理发放同比增加2.3亿元

  截至9月30日,全盟通过“一卡通”网络发放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8亿元,占全年应发补贴资金的73.4%,补贴资金达27大类61小项,补贴农牧户达10万余户35万人次。补贴项目覆盖全盟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补助、农村社会救助补助、蒙授寄宿生生活补助、退役军人安置费、农牧区拆迁、征地补助资金和城镇居民补贴等。农村拆迁征地补助、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补助和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排在前三位,分别为1.10亿元、7185.77万元和4756.85万元。补贴资金发放总量排在前三位是东乌旗、多伦县和西乌旗,分别为9125.89万元、8395.29万元和3973.91万元。


【名词解释】

     “惠农一卡通”是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为落实国家金融服务“三农”政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办理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业务推出的专用卡品种,属于信合金牛卡系列之一,持卡人可享受财政直补资金一步到位。该卡除了具备金牛借记卡所有功能外,还加载了查询补贴信息的功能。不论在家乡还是异地都可及时、足额收到财政补贴资金,获得补贴信息。

        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一卡通”发放,是通过农信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将自治区财政惠农惠牧补贴资金代理发放到广大农牧户手中的第一例全区性代理业务品种。

        自治区惠农惠牧财政补贴项目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补、粮民综合补贴、禁牧舍饲退牧还草补贴、农村社会救济补助、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抚恤对象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补助等39大项、67小项,涉及资金总额达50多亿元。(综合《中国财经报》、新华网、《内蒙古日报》等消息)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