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正文
男子被错当杀妻嫌犯蒙冤21年 书记登门道歉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7 17:1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昨日阳光明媚,罗开友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大好。

  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尽管李兴发与李培香的DNA鉴定结果尚未得出结论,但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基本确定罗开友在天津找到的“李芳”,即21年前“死了”的李培香。据此,雷波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向罗开友一家还账”程序。

  “一大早,县政法委书记苦卫东、县公安局长叶建华就来到我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我道歉,偿还21年前欠下的‘三笔账’。”昨天下午,带着成功洗冤的喜悦心情,罗开友也首次“大踏步”地回了一趟家。

  遇到熟人递烟打招呼

  雷波县渡口乡营盘村,位于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罗开友老家,熟悉的人,喜欢喊他“小哥”。

  昨天下午1时许,每见到一个熟悉的人,要么罗开友主动递烟打招呼,要么对方老远就喊:“小哥,你回来了!”这一幕幕热情场面,过去20年间,罗开友没有“享受”过。“那时我是杀人犯,除自家亲戚,多数邻居都不敢和我走近。”罗开友说,他很知趣,过去20年间,他只会在过年时才回一趟家,看一眼父母,便匆匆“逃离”这个伤心地。

  “今天,我本可以和苦书记、叶局长一路回家,我故意找了一个借口,没有跟来,因为我怕再有人戳我的脊梁骨。”罗开友说,当家中亲戚致电称“书记局长已经到我家了”,他才乘车返回营盘村。

  这次回家挺直了腰杆

  距离他家还有两里山路,因塌方,路被阻断,车不能前行。罗开友只好弃车走小路,尽管山路很陡、很窄,他的步子却迈得很大,走得也很快。和半山腰遇见熟人一样,每遇见一个熟悉的人,他总会掏出烟,递上一支,点上,再说笑两句。“我这次回家,可是挺直了腰杆的,因为,苦书记和叶局长的提前到来,其实就是在给我‘摘帽’。”罗开友笑着说。笑声,很响亮,在山间回荡。

  到家了,赶紧进屋喊了一声“妈”,见有民警正在给母亲作笔录,罗开友退了出来。穿过一个小巷子,来到一个小院坝,雷波县政法委书记苦卫东、县公安局长叶建华一行,正和21年前“罗开友杀妻冤案”受牵连的两位当事人摆谈着。

  政府列出“还账时间表”

  本周内完成国家赔偿程序

  见罗开友也回来了,叶建华赶紧招呼他坐下。待罗开友落座,叶建华当场宣布了雷波县委县政府的决定。

  叶建华说,经调查,“罗开友杀妻冤案”已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李兴发在云南被他们找到,并提取了其血液样本,此案目前只等李兴发与天津“李芳”的DNA比对结果,即可正式宣布罗开友确系蒙冤。不过,本着负责任、讲诚信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5日晚正式启动“向罗开友一家还账”的程序。

  叶建华表示,经初步研究,“还账时间表”和“还账内容”也已经确定:

  第一,立即启动国家赔偿程序,按照《国家赔偿法》,派人与罗开友等6名蒙冤人员,协调赔偿方案,具体赔偿将在下周内完成。

  第二,星期二,即12月28日,县政法委书记苦卫东和他将再次来到营盘村,现场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公布“罗开友杀妻冤案”真相,向罗开友等人正式赔礼道歉,在营盘村范围为罗开友正名。

  第三,委托渡口乡政府,将无名氏女尸的坟茔从罗家土地上迁出。

  第四,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抽调精干警力,对李培香家人是否存在诬告、是否存在打砸闹事等违法行为,实地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一旦发现存在上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对相关人员给予追责。介于事件发生已过去21年,这项工作将持续一段时间。第五,1993年,即罗开友因证据不足解除羁押时,当时的联合调查组曾承诺:“经查实如李培香确实存在,由地方政府给罗开友以照顾性安置”,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尽最大努力,兑现这项承诺。

  第五,罗开友蒙冤前系服役军人,他将带着罗开友,专程去一趟罗开友所在部队,澄清事实,恢复罗开友名誉。

  □特写感谢的话不知咋说

  罗开友与公安局长对饮

  叶建华在宣布“还账内容”过程中,罗开友有点激动,不知该如何表达,他就频繁递烟。期间,他还让弟弟抱了一箱啤酒过来。叶建华刚刚宣布完,并准备起身时,罗开友赶紧打开两瓶酒,递给叶建华一瓶,自己提一瓶,说道:“叶局长,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我的冤屈能成功洗清,感谢的话,我不晓得该咋个说,这样,干一口酒,以表示感谢。”说完,仰起脖子就是一口,叶建华见状也大喝了一口,回敬罗开友。

[责任编辑 海燕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