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与法 正文
"火车票代购人"玩失踪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8 12:0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重庆晚报  
 
  春节临近,买票再次成为大学生关心的事。校园里,冒出许多代购火车票的广告和摊点。

  按正规操作模式,学生只需交上一定手续费即可省去排队买票烦恼。可是,一些摊点看似方便学生之举,却隐藏着隐患。西南大学200多名学生就上了这个当。

  校长办公室深夜发出紧急提示

  本月25日深夜10时许,西南大学樟树林BBS首页,出现署名“校长办公室”的《关于代购火车票的紧急提示》(下称“提示”)。

  “提示”透露,近日该校有学生通过非法中介代购火车票被骗。为防再有学生上当,校方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在校内随意张贴代购火车票广告,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火车票代购活动”。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相信非法中介,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火车票。

  校方缘何深夜发布紧急提示?此举源于该校一起涉嫌代购火车票诈骗案。

  该校来自南昌的研一梅姓学生,18日在学校竹园食堂外,发现一个火车票代购点,对方称代购一张火车票仅收5元手续费。在代购点服务的是该校勤工俭学的学生。梅同学当即交上自己学生证和300元定金,拿到代购点出具的收据。双方约定:24日拿票。

  24日,梅同学给代购点打电话,却被告知“出事了”。“对方告诉我,票款被上家卷走了。”

  此事很快得到校方和北碚警方高度重视,所幸票款仅被卷走一部分。

  代购点勤工俭学的学生喊冤

  昨日,记者联系上代购点负责人刘姓同学,他正在派出所配合调查。

  为了勤工俭学,刘同学等人成立了一个代购网,为同学代买各种东西,赚取手续费。

  刘同学说,本月11日,一个自称“黄晓芳”的年轻女子通过同学联系上他,表示想与他合作代购火车票。“她(指黄晓芳)和我们差不多年纪,也称是西南大学的学生。”刘同学回忆,黄晓芳告诉他,自己在火车站有熟人,可以买到大量火车票。

  双方商定:刘同学组织人员在校内订票,收取学生证和票款;黄晓芳负责购买车票。本月14日,刘同学召集人手,在学校设置了5个火车票代购点。

  对于黄晓芳的身份,刘同学说:“第一次见面时我提出看她的学生证、身份证,但她说没有带。”

  本月23日晚,黄晓芳突然带着钱款失踪了。这让刘同学等人始料不及,每天不断被交钱订票的同学打电话追问,大家都苦恼不已。

  200多学生被套走近4万元票款

  发现黄晓芳失踪那天,刘同学印象深刻。之前刘同学给了黄晓芳3.3万余元票款,22日,黄晓芳买来了火车票。这让刘同学对她的身份更加笃信。

  23日上午,刘同学将最新收到的3.5万元票款和213张学生证交给黄晓芳,请她再度出马。这是双方合作后,刘同学给钱最多的一次。双方讲好,当晚拿票。

  然而,当晚刘同学多次拨打黄晓芳手机,对方一直关机。催票的同学电话一个接一个,24日,刘同学不得不和其他同学一起,用新收到的票款排队买了部分火车票。其间,刘同学等人一直给黄晓芳打电话,始终关机。

  当晚8点过,黄晓芳的电话打通,却被挂断。刘同学发去短信:“你把我害惨了,同学们都在要票……”过了一会儿,对方回了短信,称手机没电了。不久,电话又关机。

  当晚9点过,刘同学一行人中,有人接到黄晓芳手机发来的短信。短信以一个男子的口吻发出,似乎说把黄晓芳绑架了,要刘同学等“有钱就拿十万元来取她吧,如果你们有她爸爸的号码就发过来,我会把学生证给你们”,并威胁他们不许报警,否则就拿不到学生证。

  刘同学等人和对方周旋了一阵,对方再次发来短信“……学生证在你们学校外面那个永辉超市的垃圾桶跟前,快去拿吧……”刘同学等人去查看,果真在垃圾桶边找到黑色塑料袋装的一大包学生证,但仅有100余个。同学们当即向校方和派出所报告。

  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调查。校方也积极为学生追讨损失。初步统计,该校有213名学生受损,涉案金额近4万元。

  警方提醒

  市民不要通过非法中介代购车票,要到火车站指定的订票网点购买。学生请一定咨询校方有无统一订购的途径,不少学校后勤有这类服务。

  市民建议

  有市民提出,重庆高校能否像外地高校那样,和车站方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购票高峰时段,车站方派人进驻高校,为学生办理订票业务。记者涂静张质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