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感动你我 正文
让人感动的草根故事:他们温暖了我的2010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8 12:03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北京晚报  
 
  故事主人翁 志愿者   讲述者 文武小生   风雨无阻   五年来天天喂养流浪猫

  早上7点,吴新华把自行车靠在树边,拎出车筐里的四个大饭盒和几大瓶水,径直走进紫竹院公园。她俯下身子,一边打开饭盒盖子,一边低声地说:“咪咪,咪咪,吃饭了。”霎时间,四五十只猫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将她包围在中间。

  作为一名流浪猫救助志愿者,56岁的吴新华是北京动物园的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紫竹院就是她的“管辖地”,那里的几十只流浪猫都是她的“国民”。

  5年前的一天,她因看见流浪猫挨饿走上了救助流浪猫之路。每天早上5点,她就起床为流浪猫做早饭。“做完了早饭,回家休息会儿,就得忙乎给猫做晚饭,我们做的饭虽然比不上猫粮,但是对于这些没人关心的流浪猫来说,已经算是美味了。”吴新华的自行车上挂着水瓶,还有给猫准备的消炎药。

  在吴新华所住的小区,有一个小屋子,她和几个爱猫人出钱盖了个约3平方米、一人多高的屋子,大门紧锁,只在左右两侧留两个小洞供猫咪出入。墙上挂着几袋药品,屋外放着几个纸箱子做的猫窝。吴新华每天来这里喂猫,有时还会给猫打针,抓捕成猫做绝育手术。“退休金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喂猫上,有些吃力,但是看到它们健康地活着,很欣慰。”

  下午4点多,吴新华喂完猫后,赶紧推着自行车赶回家做饭,“喂猫需要家人的支持,千万别后院起火,不然自己照顾猫的行为就会更有困难了。”吴新华回头向猫咪们摆了摆手,“放心,有我在,你们不会死。”

  故事主人翁 小时工   讲述者 八通粉丝   守时守信   从不迟到 关心雇主

  高春影从河南驻马店来到北京做小时工,已经有7年。每天她都要接五六个活,晚上回到通州台湖的家都是十点以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她每个月能挣3500块。“在老家怎么也挣不到这个数。”她很满足。

  高春影让我感动的当然不是这些——她干活从来不迟到,每次都早到5分钟左右,到了家门口先将自己的拖鞋换上,对此她说:“现在是一个诚信社会,我们农民工也得讲诚信。”

  高春影虽然没有学过什么企业管理理念,但是她在做家务活的时候,处处都体现了她的“现代经营理念”——逢年过节,她会主动给我发个节日短信。后来忍不住问她,她回答说:“现在都搞什么客户拜访,我也得学习学习,一毛钱的短信有时候带来的收益是十块钱,一百块钱,不少业主都给我介绍了他们的朋友,我的活现在多得干不了。”

  她也不是铁打的,回到家她经常感觉腰酸腿疼,但是想一想未来,高春影一脸幸福:“我儿子在郑州大学念那个什么金融专业,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我也快熬出头来了。”

[责任编辑 张慧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