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们简称其为公选。
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京市进行了近15年来的第10次公选。此次公选影响之大、参与竞争的人数之多,超乎人们的想象:报名人数达到11416人,报名网页点击量超过228万次,浏览人数达16万人次,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通过网络关注此次公选。
资料图片:北京昌平区2010年面向区内公开选拨领导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北京频道发吉林平摄
对这一连串数字,人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干部的选拔特别是首都北京的干部选拔,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唯其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更大。历时4个多月的公选,产生了38位副局级、186位处级干部,他们当中有37位来自中央单位,15位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副局级干部中有5位非中共党员。公选结果一经公布,获广泛好评。
如果将此次公选称之为2010年北京的政治生活亮点,恰如其分。
一
2010年10月21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的第3天。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两个月的局处级领导干部,满怀着对“十二五”规划的憧憬,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期待,走进北京市委党校,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如何?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一份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安排,是市委组织部为他们专门“量身制作”的。
学习之余,和他们谈起了公选,这些胜出者意犹未尽:
“参加本次公选使我切身体验一次民主、科学的选拔,对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北京建设充满信心。”
“我是农民子弟,非中共党员,没有‘背景’。我填报的第一个申报职务因不符合报考要求,第二天就收到网上的提示,公选的组织严密、科学……”
“我来自中央的企业,最近9年参加了多次招聘,还和一家外国公司合作过,见过也操作过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北京的这次公选之科学让我开了眼界,上了堂大课。”
“我仔细观察了今年6月份以后其他省市的公选,发现了北京公选经验的影子。”
……
公选的落选者感受如何?我们也采访了几位,他们依然对公选的组织表示满意,其中一位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的同志说,时下制度很多,缺少的是认真执行。公选的程序设计、组织非常好,执行的认真程度超乎我的想象。
公选,让成功的人不骄傲,感恩于他获得的一切;让落选的人不气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这一效果的产生在于公平、公正。
有的落选者自己都没有想到,公选结束后不久,晋升到了新的岗位。截至2010年年底,根据岗位需求,有14位落选者履新。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所有进入考察环节的考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从综合成绩看,考察人选互相间只有几分的差距,此次没有入选的只说明与所申报职位不是最佳匹配,但这不表示他们不合适其他的岗位。公选涌现出的优秀人才,我们都提出了培养使用意见,确保好钢都用在刀刃上。对于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按程序均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通过公选,选拔任用一批,发现了解一批,跟踪培养一批。
公选在北京,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公选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途径,促进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二
公选进入北京的政治生活,始于1995年。15年10次公选,第十次公选所选拔的领导干部人数为史上规模最大:选拔职位多达224个,涉及全市各区县和50个市直机关及市属企事业单位。公选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的原因或者说亮点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对公选干部等相关人士的访谈记录,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干部工作中特别是公选中公众关注的问题,站在让干得好的人考得好的角度进行公选的制度设计,用科学民主的互动立体式测评方法,选拔出最适合职位要求的人。正如一位党建专家所言:北京第十次公选是近年来公选创新思路清晰、创新举措丰富、创新成果显著的一次“集成创新”。
制度设计更加科学。选人标准、选人方法决定选出什么样的人。通过健全领导职位说明书制度,为选人用人提供了一把明确的“尺子”;采取的测评方式在历年公选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优化,突出了能力素质的考评导向;在考试、考察内容方面,强调“干什么、考什么”,探索运用资历评价办法,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提高职位的匹配度;根据职位、职责类别进行差异化命题;安排无领导小组讨论、半结构化面试,进行互动立体式测评;要求参选者提交三年工作业绩报告、提交个人有关事项……在科学的制度设计下,一系列创新的办法有效地打消了人们对公选产生“暗箱”操作的疑问。
选拔过程更加公开。公开的程度越高,公正的实现程度就越高。公选运用了公开选拔网络报名系统,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和群众关心的其他情况,包括一些敏感的问题,都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首次公开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发公开选拔公告;首次设立新闻发言人,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开选拔工作,通报公开选拔进展情况,回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在媒体上公示考察对象。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组成监督小组,开辟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等监督渠道,全程监督公选过程。有人形象地比喻:如果将公选比做“赛马场”,规则和标准公开、透明,“裁判”就不是一个人、几个人,选出的才能是“良驹”。
干部选拔更加民主。民主是医治干部任用弊端的良方。梳理北京十次公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公众参与度不断扩大。在干部提名方式上,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社会举荐三种报名方式,把一部分干部初始提名权交给干部群众;在面试环节引入公选职位单位的干部群众等人员作为“考官”。在此基础上,2010年的公选,让公选职位单位的干部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及服务对象作为评委参与评分。在考察时,采取扩大考察谈话范围、实行延伸考察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技术细节的变化,无疑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公选中的实现。
“这次公选的一个重要收获在于,我们在创新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推进改革的信心,找到了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市委组织部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